朱家峪古村落选址与格局研究
本文选题:古村落 + 选址 ; 参考:《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摘要】:古村落朱家峪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因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完整的村落布局被专家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本文在搜集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对朱家峪古村落的选址与格局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并根据其特色分析了形成原因。
[Abstract]:As one of the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s in China, the ancient village Zhujiayu is praised by experts as "the first ancient village of Qilu, the specimen of settlement in the north of the Yangtze River" because of its unique historical features and complete village layout.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literature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and explains the location and pattern of the ancient village in Zhujiayu,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its formation according to its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TU-098.1;K87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元斌;柴海燕;;风水营销初探[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年08期
2 扈模中;风水与建筑的桃花源——走向风水建设论略[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瞿祖江;粟燕;陈继奇;;基于信息认识的山地民族聚落测绘的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粟燕;潘东云;;从消防栓布置看山地聚落空间特征[J];凯里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汝企和;两汉时期之相人术与汉代社会[J];齐鲁学刊;2005年05期
6 唐迅;;鄂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行为—场所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1年07期
7 段晓川;洪荣文;;金门风狮爷探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孙静,苏勤;古村落旅游开发的视觉影响与管理——以西递—宏村为例[J];人文地理;2004年04期
9 卢松,陆林,徐茗;我国传统村镇旅游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5年05期
10 申秀英;刘沛林;邓运员;;景观“基因图谱”视角的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忻恺;;历史文化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琉璃渠村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霍耀中;刘沛林;;黄土高原村镇形态与大地景观[A];人居环境学研究论文集[C];2007年
3 傅立德;唐威;;古风幽韵 梦回大唐——桂阳县大溪古村保护与旅游开发策划[A];2006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6年
4 高福聚;徐玉平;张斗斗;;建筑的分形和标度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黄成林;;皖南古村落旅游深度开发研究[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2年
6 黄成林;;皖南古村落旅游的深度开发研究[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周娴;侯涛;;设计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感悟园林艺术的空间结构[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郭志强;;居住小区植物造景风水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9 汤蕾;;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群整体保护策略——以苏州西山镇古村落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魏伟;焦永利;;怒江、澜沧江峡谷少数民族村落公共活动中心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志辉;广府传统民居通风方法及其现代建筑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淼;湖南城郊型新农村规划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朱晓青;基于混合增长的“产住共同体”演进、机理与建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汪峰;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10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威;鄂西南古集镇空间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兰;中山沙田水乡聚落户外空间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青;温州芙蓉古村建筑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伟霞;基于自主营建模式的地坑窑居更新与保护[D];郑州大学;2010年
5 葛志伟;地方建筑适宜性节能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石玲玲;浙江省现代乡村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罗俊;浙江丘陵地区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蒋健;浙江山水型历史文化村镇外部空间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杜洋;山地住区规划中相关风水问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杨红;基于旅游开发理念的伯延古镇保护与传承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皮印帅;袁鹏;;山东古村落形态及民居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30期
2 孙明;饶永;;徽州古村落水口景观构成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袁伟;;浅析我国古代村落的规划思想——以廉江市坡头村为例[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杨利;;古村落和谐人居环境特色分析——以湖南张谷英村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史学民;张丹;靳祥升;;河南省郏县临沣寨古村落形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6 杨定海;;海口儒豪古村人居环境解析[J];华中建筑;2010年04期
7 吴伟东;蔡为青;;古村落建设对当今生态节能型村镇规划建设的启示[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8 柯培雄;;武夷山宗祠建筑的特色与保护——以五夫刘氏家祠为例[J];文艺研究;2010年11期
9 周斌;王蓓;;河阳古村落人文景观的再认识[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朱建国;“桃花源里人家”——记皖南黟县古民居的建筑艺术特色[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泉;唐慧超;;浙西芹川古村落水环境塑造[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薛林平;王力恒;;上庄古村落的空间格局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方拥;杨兆凯;黄晓;;烟囱、古村落与建筑师——京西古村落调研杂记[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刘彩;;安阳市渔洋村古村落的保护与挖掘探讨[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5 赖德劭;刘远利;;燕川古村落的保护[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6 张姿艳;潘海熊;;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的特点、保护和发展[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7 赖e,
本文编号:1740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4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