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以韶山为例
本文选题:二元Logistic模型 + 目的地 ; 参考:《经济地理》2015年04期
【摘要】:旅游目的地选择意愿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命题,探寻其影响因素,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明显。选取选择意愿为因变量,基于相关研究成果筛选自变量,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以韶山为旅游目的地,采用问卷工具在长沙采集基础数据,分析得出职业、客源地与目的地距离、旅游产品类型偏好、目的地旅游经历、景区知晓度、景区美誉度、邻近旅游地吸引力等10个变量对目的地选择意愿的影响效果显著。结论丰富了旅游地理学的旅游者空间行为的研究成果,对目的地市场营销、旅游合作等策略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The willingness to choose a destin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in tourism geography, and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of exploring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obvious.Choosing the will to choose as dependent variable and selecting independent variables based on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a binary Logistic model is constructed.Taking Shaoshan as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the basic data were collected in Changsha by questionnaire, and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occupatio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destination and the destination, the preference of tourist product type, the tourism experience of destination, the degree of knowledge of scenic spot, the reputation of scenic spot.Ten variables, such as the attractiveness of adjacent tourist destination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hoice of destination.Conclusion it enrich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ourist spatial behavior in tourism geography, and has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destination marketing, tourism cooperation and other strategies.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JY128)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赵荣,邱扶东,方芳;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年02期
2 陈健昌,保继刚;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1988年03期
3 毛端谦;张捷;包浩生;;基于Lancaster特性理论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式——理论分析与江西省旅游客流的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05年06期
4 李华敏;;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旅游地选择意向形成机制研究[J];地理研究;2010年07期
5 刘亚萍;吴燕秋;金建湘;;体验型乡村旅游者重游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ogistic模型的分析[J];旅游论坛;2013年02期
6 许春晓;马莹莹;唐德彪;;怀化市民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子的偏好分异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7 许春晓;刘雯;粟路军;;泛珠三角合作背景下的旅游区竞合关系思考——“龙凤呈祥”的理论思辩[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保继刚,梁飞勇;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分析——以茂名市沙滩开发为例[J];经济地理;1991年02期
9 张延;;基于离散选择回归模型的中日海洋旅游产品选择对比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3期
10 焦彦;;基于旅游者偏好和知觉风险的旅游者决策模型分析[J];旅游学刊;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葛学峰;旅游目的地选择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疆辉;吴建民;;河北旅游竞争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2 欧玉婷;桑广书;;高速公路建设对金华旅游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3 程春旺;;旅游地空间竞争非线性关系研究——以安徽西递、宏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4 张翠;范淑青;;国内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综述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5 邓亚东;陈伟海;张远海;韩道山;;岩溶洞穴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综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6 陈丽丽;章家恩;;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者行为特征及客源市场细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7 于伟咏;朱丽;;城市近郊旅游的旅游市场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8 刘莉;陆林;;江苏省同里镇旅游者旅游感知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杨效忠,陆林,张光生,卢松,宣国富;普陀山国内旅游者特征及行为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王群,章锦河;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市场空间结构的演化研究——以黄山、九华山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学臣;张碧海怡;叶淑贤;;统筹城乡一体化 发展蓟县休闲农业[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陈咏梅;连小平;;基于AHP的城市边缘区旅游地评价研究——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张丽敏;刘颖;;幼儿教师组织支持感、离职倾向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刘勇;王高;;离散选择模型在零售研究中的应用——基于MNL、MNP和MixedLogit的比较[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雷猛发;;西林县旅游的特色及开发刍议[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6 杨小雨;李话语;曾克峰;;构建中原旅游圈的四大要素分析[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7 刘传华;曹靖;陈彩虹;张宏磊;田谆君;王岚;;宁镇扬旅游区域合作的基础及其战略[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卢韶婧;张捷;张宏磊;祁秋寅;赵小波;;旅行社提供出游市场空间结构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韦志慧;;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10 杨勇;;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跨省数据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福庆;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文娟;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祝亚;基于旅游业外部性的公共景区定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蒋志杰;中小尺度游憩地理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的交互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叶欣梁;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欢;基于居民需求的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郝际云;大型单项体育赛事转播中的城市曝光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许伟民;集安市旅游市场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谢莲花;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梁音;浙江省旅游业竞争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朱翠;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行为意愿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爱华;体验经济视角下滨海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婷;网络自媒体对青年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徐连强;青岛海水浴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立辉;沈北新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叶志桂;西方顾客价值研究理论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严艳;周文;张佑印;;西安城市居民旅游决策行为对比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3期
4 李星群;;滨海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6期
5 张捷,李升峰,周寅康,都金康,包浩生;九寨沟风景区游客入游距离特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6 钟俊;共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重庆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7 熊侠仙,张松,周俭;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对周庄、同里、,
本文编号:1767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675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