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旅游开发与社区利益冲突的诱因及其协调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景区 + 社区 ; 参考:《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景区旅游开发与社区利益的冲突日益凸显。冲突涉及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社区居民等众多利益相关者,诱因从宏观角度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四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冲突的主要诱因,居民就业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利益分配不均是核心影响因子,环境污染、淳朴民风破坏、交通压力、居民生活水平没有有效提升是重要影响因子。为实现景区与社区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公共投资机制、补偿机制、增权机制和公平利益分配机制。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conflict betwee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interests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The conflict involves many stakeholders, such a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urism enterprises,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so on. The inducement includes soci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Among them, economic factors are the main causes of conflict. Residents are underemploye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ags behind, and uneven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is the core influencing fact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destruction of simple folk customs, and traffic pressure.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 is an important factor.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and commun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public investment mechanism, compensation mechanism, empowerment mechanism and fair benefit distribution mechanism.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编号:10CJGJ22) 中国海洋大学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01013070)资助
【分类号】:F59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沙沙;;浅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J];经营管理者;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振华;市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体系的构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杨芳;胡玲玲;;论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沟通[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3 秦丽娜,刘烨,刘柏青;沟通与人际冲突[J];商业研究;2003年06期
4 胡文超;;跨国合作背景下工业设计沟通的优化模式研究[J];包装工程;2012年12期
5 孟崴;;浅议沟通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沟通[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邓碧会;李志;罗章利;;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对人本管理内容评价的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黄丹樨;;中小企业成长与内部沟通模式的转变[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8 陈浩;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提高组织运作效率[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刘曦;田斌;;管理沟通理论在提升青年检察干警队伍凝聚力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尝试[J];法制与社会;2011年29期
10 程苑;;信息沟通中的障碍因素[J];管理观察;2008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显英;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2 王忠;企业虚拟团队中的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陈亮;企业内部沟通中信息传递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石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震;当代中国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动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晶;沟通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毕泗平;装备制造项目的柔性制造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王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罗晨梦;虚拟环境下设计团队文化建构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宋瑞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沟通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邓涛;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障碍及应对策略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秦冰;沟通对大学生幸福能力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岳嵩;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米海;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油品管输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董杨;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物流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朝全;政府多元利益目标的冲突与协调——某省一民营市场三次开业三次被搞垮的案例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5期
2 何德旭;王朝阳;应寅锋;;博弈论下的冲突与合作——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介[J];理论前沿;2005年24期
3 赵放;冯晓玲;;从中美知识产权冲突看中国知识产权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0期
4 贺全龙;;建设工程项目冲突事件的互适性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贺全龙;侯学良;;建设工程项目冲突事件的互适性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08年03期
6 蒙慧;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及对策[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7 李文伟;“集体福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冲突[J];江汉论坛;2002年09期
8 周春霞;农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经济社会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9 刘景章;论劳资冲突的根源与消解[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10 李本和,赵家俊;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及其协调机制[J];理论建设;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国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探究[A];构建和谐社会的城乡规划——2005年全省城乡规划论文竞赛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陈敏安;王沛丰;孙东泉;焦波;;经营社区在物业管理中的探讨与实践[A];全国煤炭企业改革与管理优秀论文和调研报告[C];2002年
3 王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保证[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4 曾宪武;;不确定交货条件的供应链协调对策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5 李迪华;方琬丽;谭璐;伍佳;;对城市可持续社区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A];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全国首届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朱宏寨;熊健;;“社区工商”——工商行政管理基层工作新模式探析[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7 艾进;刘轶;孟莹;;基于体验经济理论的热带风情景区游客行为模式研究——以海南诺呀达热带风情景区为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林景寿;林文全;;工商与社区联动的实践与思考——金湾工商分局创新市场监管的探讨[A];实践与思考——二OO四学会文集[C];2004年
9 张世伟;李虎;;廉租房住户长效管理机制探析——以武汉市武昌区H社区为例[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多层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杜再江;贵州半数以上景区名称商标被人抢注[N];贵州民族报;2009年
2 冯嘉铭;“五一”小长假我省部分景区游客投诉率高[N];太原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姚吉文、马月、李生明;奇台县清理整治江布拉克景区[N];昌吉日报;2009年
4 吴涛;扬州景区打响“商标保卫战”[N];扬州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陈景秋;蠡湖景区东扩将催生多赢新局[N];无锡日报;2009年
6 记者 陈志奎;金山湖景区“五一”展新姿[N];镇江日报;2010年
7 记者 江宇;确保道路畅通景区安全[N];雅安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张志美;天池管委会投资2万净化景区生活用水[N];昌吉日报;2010年
9 记者 黄媛媛 通讯员 邱卉 瞿麒骥;桃花源景区确立放心消费品牌[N];常德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江宇;采取有效措施 为市民游客营造良好环境[N];雅安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川红;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协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贾殿村;多Agent敏捷虚拟企业稳定性研究及改进[D];天津大学;2005年
3 林建宗;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外包关系的建立与协调[D];厦门大学;2007年
4 程启军;转型·冲突·化解: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宝华;电力市场安全与经济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6 张军果;电子化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张艾荣;(Q,,R)补货及产品替代下的供应链库存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杨华;闭环供应链的契约协调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海燕;面向资源与环境的关联供应链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常宏建;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治理理念下我国海洋区域管理中的协调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王燕;中外城市社区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3 刘江峰;对单位制社区物业管理中的供给和需求关系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马楠;西安mP灞生态区旅游房地产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5 黄晓军;东北地区城市化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郝文静;民营企业劳资冲突内部协调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7 于婧;大规模定制下的敏捷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 龚紫娟;中国—东盟区域物流协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周军;社区再就业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10 张虎;信息共享下供应链契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71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7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