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事活动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选题:节事 + 社会资本形成 ; 参考:《旅游学刊》2013年07期
【摘要】:正在世界范围内节事活动的举办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传统上主要为与宗教、季节以及重要生命阶段有关的一些庆典活动。最近几年,节事活动已成为全球性的巨大产业,是地方、区域、国家政府和公司企业吸引游客、创造利润的一种重要工具①。虽然以往人们更多地关注节事活动的经济影响②③,但是研究者们也开始理解了从社会维度展开节事研究的同等重要性,如阿卡迪亚和威特福德(ArcodiaWhitford)、威尔克斯(Wilks)等关于节事活动和社会资本形成的相关成果④⑤。其他较为热门的节事活动研究领域还包括:节事活动与旅游的联系、节事活
[Abstract]:Festivals are being held around the worl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raditionally mainly for celebrations related to religion, seasons, and important stages of life. In recent years, Festivals have become a huge global industry, an important tool for local, regional, national governments and corporate enterprises to attract tourists and generate profits. Although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economic impact of festival activities in the past, researchers have begun to understand the equal importance of conducting festival studies from the social dimension. Examples include Arcadia and Arcodia Whitforday, Wilkes, etc., on events and social capital formation. Other popular research areas inclu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stival activities and tourism, and festival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Australia
【分类号】:F5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太萍,殷敏;中国节事旅游营销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杨兴柱,陆林;大型节事旅游基本特征及发展对策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5年02期
3 周玲强,冯晓虹;旅游节事经济效益形成的机理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年11期
4 戴光全;张骁鸣;;关注大型节事活动对于节事学科与节事教育的影响[J];旅游学刊;2009年01期
5 本刊编辑部;《中国城市品牌传播研究》课题组;金定海;郑欢;徐方圆;章之沸;李隽昱;费帆;;城市品牌视角下的中国重大节事活动的评估思考[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9年11期
6 赵国英;;体验经济背景下的节事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0年02期
7 魏园园;;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环境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4期
8 崔峰;;近30年来中国旅游业经济影响力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6期
9 刘长生;简玉峰;;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政策路径及其经济影响研究——基于不同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06期
10 郭娟;;景区门票涨价的经济影响路径分析——平遥古城案例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涛;;节事动机研究述评与展望[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肖璐;戴光全;;基于区域联系的节事游客地方认同的扩散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侯晓敏;;节事活动在景区管理中的作用——以南京国际梅花节为例[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德村志成;;有关休闲旅游产品与花卉节事活动——以日本的发展为案例[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田宝成;;我国节事旅游的策划与运作分析[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袁玉琴;;美国玫瑰花节对我国花卉节庆开发的启示[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超祥;;乡村旅游开发对旅游社区经济影响的研究——以贵州安顺天龙村为个案[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胡志毅;;旅游业对石林县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分析[A];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曾行汇;;浅谈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贺学君;;韩国江陵端午祭考察[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兵兵 郭飞;好客山东贺年会打造全国顶级节事品牌[N];中国旅游报;2011年
2 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 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 田雯;节事活动与城市形象初探[N];中国旅游报;201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马聪玲;节事旅游:澳大利亚的经验与我国的实践[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王春雷;从目的地管理的视角看会展节事活动与旅游业的融合(中)[N];中国旅游报;2010年
5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王春雷;从目的地管理的视角看会展节事活动与旅游业的融合(上)[N];中国旅游报;2010年
6 吴必虎 余青(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中国城市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态势[N];中国旅游报;2005年
7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王春雷;从目的地管理的视角看 会展节事活动与旅游业的融合(下)[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记者 陈峰华;接轨“世博”:嘉兴开打会展节事牌[N];嘉兴日报;2009年
9 李萌;节事旅游的特征及开发原则[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文君 肖逸龙;发展大旅游 形成大产业[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康蓉;旅游卫星账户与中国旅游经济测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吴国清;都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化的网络化机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袁宇杰;旅游CGE系统开发及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红;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王忠福;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明燕;大型节事活动目的地参与者行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杨智;怒江州“阔时节”节事旅游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张欣;景观规划视角下乡村节事旅游影响效用初探[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4 李翠玲;社区居民对重大节事活动影响的感知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彭平平;景区节事活动参加者重游行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崔宴芳;河南节事旅游开发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年
7 梁春鼎;游客的节事场所依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肖璐;节事感知与地方认同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班璇;大型节事旅游后现象理论及其实证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马爽;山西省节事旅游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63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86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