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窑与介休窑白底彩绘工艺的对比研究
本文选题:临水窑 + 介休窑 ; 参考:《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3年03期
【摘要】:白底黑花装饰风格的瓷器,始终是陶瓷、科技界和陶瓷爱好者关注的热点。临水窑(磁州窑)与介休窑白底黑花风格的瓷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对于两窑产品的科技分析甚少,至于两者的对比研究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本工作利用岩相分析、SEM-EDS等方法分析了临水窑(磁州窑)、介休窑样品的瓷胎、化妆土及瓷釉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比较分析显示,两窑样品的瓷胎均为低硅高铝配方,且介休窑瓷胎中的Al2O3含量更高;两窑瓷胎粗糙,Fe2O3、TiO2含量较高,致使其呈浅黄色。瓷胎表面均施有化妆土,所不同的是,介休窑的瓷胎表面施有两层化妆土,其靠近釉的一层化妆土(h2),Fe2O3、TiO2含量极低,靠近胎的一层化妆土(h1),Fe2O3、TiO2含量较高;临水窑样品的瓷胎表面仅施一层化妆土,其Fe2O3、TiO2含量较低,但高于介休窑近釉层化妆土中的相应含量。介休窑瓷釉为典型的高钙釉,而临水窑则为典型的碱钙釉和钙碱釉。不难认识到,介休窑似在临水窑白底黑花及化妆土工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形成了成本低廉、技术先进的两层化妆土工艺,在当地原料较为粗糙的条件下,生产出质量较好的白底釉下彩绘瓷器。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porcelain , make - up soil and porcelain glaze of ceramic , technology and ceramic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资助(KZCX2-YW-Q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资助(10979075)
【分类号】:K876.3;J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尧成,郭演仪,刘立忠;历代磁州窑黑褐色彩瓷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1988年03期
2 罗宏杰,李家治,高力明;中国古瓷中钙系釉类型划分标准及其在瓷釉研究中的应用[J];硅酸盐通报;1995年02期
3 水既生;;山西古代陶瓷装饰技法及其应用[J];河北陶瓷;1980年04期
4 刘志国;;磁州窑研究综述[J];河北陶瓷;1984年02期
5 水既生;;山西古代窑具及装烧方法[J];河北陶瓷;1984年04期
6 水既生;;就山西古窑址遗物略谈唐代北方的制瓷工艺[J];河北陶瓷;1981年04期
7 马忠理;磁州窑独特装饰艺术研究(上)[J];邯郸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8 陈尧威;郭演仪;刘立忠;;磁州窑黑褐彩瓷用原料研究[J];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9 朱代英;;试论化妆土在古陶瓷中的应用[J];四川文物;1993年03期
10 秦大树;磁州窑的研究史[J];文物春秋;199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纯婧;山西地区宋金时期瓷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敬华;李翠轻;谭浩楠;;磁州窑纹饰艺术[J];大舞台;2012年03期
2 孟原召;;试析闽南地区宋元时期陶瓷器的装饰工艺[J];福建文博;2010年02期
3 陈尧成,郭演仪,赵青云;鹤壁集窑黑、红彩陶瓷的显微结构特征[J];硅酸盐学报;1990年06期
4 梁宝鎏,罗宏杰,李家治;借助对应分析方法研究耀州古瓷的演变规律[J];硅酸盐学报;1997年01期
5 吴军明;张茂林;李其江;吴隽;权奎山;曹建文;;明清官窑霁蓝釉的组成和色度特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08期
6 李佳;;磁州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吴隽;张茂林;吴军明;李其江;李家治;邓泽群;;中国浙江地区出土东周时期原始瓷的器质界定[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5期
8 李宝平,赵建新,Kenneth D.Collerson,Alan Greig;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J];科学通报;2003年07期
9 赖金明;从几件珍瓷看磁州窑的装饰技法[J];南方文物;2003年03期
10 胡彩虹;陈岳;朱剑;张林堂;王昌燧;;临水窑白底黑花瓷器的工艺演变[J];南方文物;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玉璋;繁昌柯家冲瓷窑遗址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王洪敏;宋代瓷器若干问题的科技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存;书于瓷枕[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许若茜;山西金墓分区分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姚琛;磁州窑婴戏纹装饰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4 付瀛莹;扒村窑白地黑花瓷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胡驰;地热电厂材料的防腐优化与防腐用无机釉膜的烧结工艺及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张伟英;磁州窑白地黑绘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王纯婧;山西地区宋金时期瓷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余靖;论综合装饰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艺术魅力[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8年
9 赵磊;天津地区出土瓷器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晓丹;宋代古典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万里 ,冯先铭;故宫博物院十年来对古窑址的调查[J];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00期
2 冯先铭;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01期
3 陈尧成,郭演仪,张志刚;历代青花瓷器和青花色料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78年04期
4 陈显求;黄瑞福;姜铃章;虞玲;阮美玲;;建阳兔毫盏仿制品的结构本质(上)[J];河北陶瓷;1983年02期
5 水既生;;山西古代窑具及装烧方法[J];河北陶瓷;1984年04期
6 宋伯胤;;萧窑调查记略[J];考古;1962年03期
7 解希恭;;太原小井峪宋、明墓第一次发掘记[J];考古;1963年05期
8 代尊德;;太原小井峪宋墓第二次发掘记[J];考古;1963年05期
9 代尊德;;山西太原郊区宋、金、元代砖墓[J];考古;1965年01期
10 赵光林;张宁;;金代瓷器的初步探索[J];考古;197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洪奇;;临水磁州窑初考[J];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刘伟;;长沙窑与磁州窑釉下彩绘装饰的异同[J];华夏考古;2010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玄;范宏瑞;胡芳芳;胡保根;朱小云;;江西德兴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子矿物SEM-EDS研究及其对成矿流体性质的制约[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姚美意;周邦新;王均安;李谋成;;处理电压对MB5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其耐蚀性的影响[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阮富春;磁州窑的历史地位应该重新审视[N];中国文物报;2010年
2 记者 赵瑞瑞 通讯员 何旭丹 李彦广;群贤毕至共襄盛举 万年窑火历久弥新[N];邯郸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涌泉;川东北礁滩气藏中固体沥青的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2 白泽平;山西民间磁窑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范仕胜;水培茶树吸收累积铅在组织细胞中的定位表征[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4 孔霞;平定黑釉瓷器考[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尚青玉晶;宋金元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装饰美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6 刘铮峰;广西钦州坭兴陶溯源及发展的初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66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86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