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休闲型新农村价值再造

发布时间:2018-05-20 03:32

  本文选题:城镇化 + 文化休闲型新农村 ; 参考:《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12期


【摘要】:文化休闲型新农村是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类型之一,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文化休闲型新农村的原有乡村价值面临着新的优化和再造问题。基于波特价值链理论,从游客价值、居民价值2个方面对文化休闲型新农村价值体系进行了再造;并以游客价值、居民价值的实现程度为2个变量构建了文化休闲型新农村价值矩阵,提炼出4种文化休闲型新农村发展模式;依据帕累托最优理论选出文化休闲型新农村的帕累托最优模式——融合型文化休闲新农村发展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的价值实现条件与途径。
[Abstract]:Cultural leisure new countrysid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ypes of rural tourism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original rural value of cultural leisure new countryside is facing new problems of optimiz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Porter's value chain theory, this paper reconstructs the new rural value system of cultural leisure from two aspects: tourist value, resident value, and tourist value. The realization degree of resident value is two variables to construct the new rural value matrix of cultural leisure type, and extract four kinds of new rural development mode of cultural leisure type. According to Pareto's optimal theory, the Pareto optimal mode of cultural leisure type new countryside is selected, and the value realization conditions and approaches of this model a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基金】:浙江省社科联基金(编号:2014N102) 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编号:3070KZN0215067)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编号:3100XJ1514024)
【分类号】:F592;F323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靳丽莹;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及其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赵航;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烨;多重功能需求约束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光华;;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J];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06期

2 毕筱奇;;新型城镇化如何突破[J];人民论坛;2010年30期

3 包礼斌;;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助推全民创业——江西省兴国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与探索[J];老区建设;2010年21期

4 杨焕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0年07期

5 ;山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10期

6 陈强;庄国良;江建国;;建设文化生态名城——抚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法[J];当代江西;2011年06期

7 楚爱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11年08期

8 赵红;;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分析——以泰安市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明瑞;;关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河南农业;2011年21期

10 康桂芬;刘娟;;河北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战略选择[J];领导之友;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澄;陈锦富;;重构制度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湖北省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郭宇;;论筠连县新型城镇化建设[A];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王婧翱;;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的思考[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李志慧;刘山;;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下的制度重构[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丁少群;;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农村就地城市化的难点及对策[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明泽;;新型城镇化路径探析[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志;;解读新型城镇化[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年

8 ;第四十五期 新型城镇化:中国的现实选择[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9 汤文华;;强化创新驱动 推进新型城镇化[A];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十一卷)[C];2014年

10 陆晶晶;;智慧城市助力上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A];2014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军 记者 廖琴;共论推进新型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N];广安日报;2008年

2 记者 陈华北;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N];上饶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辉 实习生 于茜茜;新疆新型城镇化规划呼之欲出[N];新疆日报(汉);2010年

4 记者 王纪洪;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效示范[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胡敏华 吴瑕 记者 范嘉欣;昌南组团新型城镇化示范镇第二批项目开工[N];南昌日报;2010年

6 记者 何红卫 通讯员 沈雯;湖北提出新型城镇化目标[N];农民日报;2010年

7 记者 陈岩;张通与网友在线聊新型城镇化[N];湖北日报;2010年

8 本报评论员;抓扩容 促提质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N];团结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N];克孜勒苏报(汉);2011年

10 记者 唐正鹏 通讯员 张永斌 鲁迎春;州住建局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谋划新年工作[N];团结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2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4 王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地区经济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5年

5 李文平;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规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衡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2 任庆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赵文忠;基于参与主体视角的丽水莲都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曹尤;拉萨市新型城镇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西藏大学;2015年

7 李顺飞;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8 尹兆钊;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9 徐天帅;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10 徐国平;低碳发展视阈下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13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13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f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