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老司城遗址周边土家族村落的人类学调查
本文选题:老司城遗址 + 土家族村落 ; 参考:《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老司城遗址周边土家族村落以老司城为中心,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形成了一套类似于"专业化"的分工合作体系,以服务于老司城的军事防卫、政治治理、经济所需及文化引领。这套体系凸显出老司城在土家族村落中不可忽视的军政及文化上的核心地位。
[Abstract]:The Tujia village around the site of the old city site centers on the old city, and has formed a system of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similar to "specialization" in military, economic and cultural aspects to serve the military defense, political governance, economic needs and cultural guidance of the old city, which highlights the army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Tujia village. The core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
【分类号】:C912.4;K8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唐启翠;;歌谣与族群记忆——黎族情歌的文化人类学阐释[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柴焕波;;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J];考古;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波;;试论四川藏羌民俗旅游开发及其保护[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李祥林;;禹羌文化·族群意识·遗产资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洪九来;;在场与追忆——《东方杂志》建构“辛亥革命”话语的历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郑国;;近代革命运动与破除迷信——以徐州城隍庙为主的考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杨赛;;荀子正名新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刘伟;张佩佩;;南京国民政府国庆纪念中的辛亥记忆[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7 杨海涛;“范畴”视野中的心理学两大方法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曾纳;;囚禁的枷锁还是放飞的自由——论托妮·莫里森《天堂》中的记忆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马海军;;浅谈中等职业院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斌;;回汉杂居村落社区的民族、家族与派别——豫西南R市L村个案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蒋美华;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周珂;吴斐琼;;现代虚拟港与集体记忆强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另类尝试[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大鸣;;侨胞与族群边界的维持(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5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赵长雁;;社区·女性·媒介:族群身份获得的特殊影响因素及其反思——以景洪一个白族社区为个案[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7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8 张桃洲;;存在的几副面孔——从《入梅丛书》看19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的语言与现实[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法琨;;教育管理与人道主义——论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之沟通[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陶祖莱;;从21世纪科学发展大趋势看学术生态系统[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方敏;宗教归信与社会资本[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9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陈晖阳;黎族婚俗视野下的法律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姣美;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D];湘潭大学;2010年
5 韦惠文;麽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民间生育礼俗[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高彩云;偏人族群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罗美玲;从宗族仪式到民族节日[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马小平;人类学视野下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新建;;无字传承“歌”与“唱”:关于侗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01期
2 郗慧民;西蒙古族的独特社会历史及其民族特性——西蒙古歌谣内容的考察研究[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6年02期
3 付湘仙;壮侗语各民族恋俗音乐文化考[J];艺术探索;1997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焕波;;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J];考古;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明星 帅才;湖南老司城遗址:“挖”出来的民族团结“活化石”[N];中国文物报;2010年
2 特约记者 覃遵奎 通讯员 向水生;单霁翔视察老司城遗址[N];团结报;2010年
3 郭伟民;湖南省省长徐守盛考察老司城遗址[N];中国文物报;2011年
4 特约通讯员 何春平;湖南积极做好永顺老司城遗址保护工作[N];中国文物报;2011年
5 特约记者 覃遵奎 通讯员 向水生;老司城遗址申遗优势明显潜力大[N];团结报;2011年
6 明星 帅才;老司城遗址:土家族历史文化的见证[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特约记者 覃遵奎 通讯员 向水生;永顺老司城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N];团结报;2011年
8 记者 石月;永顺老司城遗址榜上有名[N];长沙晚报;2011年
9 记者 唐婷;“一定要保护管理好、规划建设好”[N];湖南日报;2011年
10 ;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考古重要发现[N];中国文物报;2011年
,本文编号:1954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5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