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入唐高丽移民墓志及其史料价值

发布时间:2018-07-02 13:03

  本文选题:唐代移民 + 高丽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摘要】:由于西安、洛阳两地曾是唐朝的京师和东都所在地,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现了20余座高丽移民墓葬,这些墓葬均非正规发掘,数量仍不断增多,并具有家族式埋葬特点。同时,和现有唐人墓志比较,这些墓志在墓主籍贯、墓主思念家乡、墓志作者等方面颇具特色。入唐高丽移民墓志不仅增加了文献史料没有记载的崭新人物,扩大了研究者的视野,而且丰富了已有人物事件的内容,弥补了以往研究诸多空白,成为探讨唐代东北民族史、唐与周边民族国家融合发展史无可替代的史料。
[Abstract]:As Xi'an and Luoyang were the seat of the capital and capital of Tang Dynasty, more than 20 tombs of Korean immigrants were discovered since the 1920s. These tombs are all excavated informally, the number of which is still increasing,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burial.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epitaph of Tang people, these epitaphs are characteristic in such aspects as the place of origin of the tomb owner, the tomb owner missing his hometown, the epitaph writer and so on. The entry into Tang Gaoli immigration epitaph not only increased the new figures who were not recorded i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expanded the researchers' horizons, but also enriched the contents of the existing figures' events, made up for many gaps in previous studies, and became a probe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east nationality in the Tang Dynasty. Tang Dynasty and the neighboring nation-state fusion history of the history of irreplaceable historical material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马一虹;;从唐墓志看入唐高句丽遗民归属意识的变化——以高句丽末代王孙高震一族及权势贵族为中心[J];北方文物;2006年01期

3 纪宗安,姜清波;论武则天与原高丽王室和权臣泉氏家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拜根兴;;唐李他仁墓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钱伯泉;;隋唐时期西域的朝鲜族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江波;唐代墓志撰书人及相关文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项晓静;;刘仁轨研究三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陈立柱;;刘知几史学变革观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3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拜根兴;;高句丽、百济遗民关联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福革;;草原文化思维方式初探[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6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7 赵连赏;;明代蓟州镇总兵官服等级考识——以戚继光为例[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8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9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10 刘向阳;;唐太宗选择昭陵陵址时间及长孙皇后殡地小考[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勋华;水电工程移民权益保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6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7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铁民;;梁s櫮怪居胩平靠剖栽游腫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朱子方 ,孙国平;隋《韩暨墓志》跋[J];北方文物;1986年01期

3 赵晓刚;石台子山城城名考辨[J];北方文物;2003年03期

4 高福顺;;高句丽官制中的兄与使者[J];北方文物;2007年02期

5 黄震;;略论唐人自撰墓志[J];长江学术;2006年01期

6 程章灿;“填写”出来的人生——由《亡宫墓志》谈唐代宫女的命运[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01期

7 刘涛;魏晋南朝的禁碑与立碑[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03期

8 胡玉兰;;唐代亡故宫女墓志铭文的文化意蕴[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王永平;论翰林学士与中晚唐政治[J];晋阳学刊;1990年02期

10 柳洪亮;;1986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发掘简报[J];考古;199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虞晓勇;隋代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姚美玲;唐代墓妼词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鹏江;唐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尹夏清;北朝隋唐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周侃;唐代书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海丽;北朝墓志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金身佳;敦煌写本宅经葬书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程义;关中唐代墓葬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顾涛;墓志书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10 柏亚东;唐代墓妼词语通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毛阳光;唐墓志与唐代风俗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杨春芳;从墓志看唐代宫女的等级[D];西北大学;2003年

3 仲珊;唐代墓志的文体变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严春华;中唐碑妼文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惠瑛;从出土墓志看唐长安居民葬地[D];西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汝企和;;《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初探[J];史学史研究;1987年02期

2 薇薇;《简牍研究入门》即将出版[J];史学月刊;1989年05期

3 刘后滨;从《唐研究》(二至五卷)看唐代研究的进展[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08期

4 王田田;;再议两《唐书》的优劣[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11期

5 齐世荣;;谈小说的史料价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李颖科;试论《世说新语注》[J];史学史研究;1985年04期

7 曾贻芬;元代文献学拾零[J];史学史研究;1995年01期

8 樊洪业;;关于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的思考——在当代中国科学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03期

9 李圣华;;汪琬与《明史》纂修[J];史学史研究;2011年02期

10 杜家骥;《政书集成》的史料价值及其编纂意义[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龙祥;;史料的构成分析与整体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毛曦;王善军;;坚持与发展:漆侠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徐丹O,

本文编号:2090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090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0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