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迪士尼乐园—被其策略建构的中国人的“呵护场所”
本文选题:香港迪士尼 + 呵护场所 ; 参考:《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港澳游日益简单方便,香港迪士尼乐园成为大陆游客必去的景点地之一。而今,香港迪士尼乐园更是成为了游客的呵护场所之一。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在其论文《人文透视中的空间与地方》中首次将“呵护场所”的概念引入人文地理学科中。所谓“呵护场所”主要是指人对某个地方独特的情感,即这些地方对特定的人群会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呵护场所”最初是一种主体自发的情感,然而这种自发的情感在当今社会也是可以被建构的。本文要探讨的是香港迪士尼如何通过它独特的策略来促使中国游客对其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情,最终使其成为游客的一个“呵护场所”。 本文将中国游客群分为三大类:儿童即个人,家庭,和普通大众。香港迪士尼乐园对每一类游客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争取让其成为更多人的“呵护场所”。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每一类游客群进行探讨与分析。第一章揭示香港迪士尼充分利用了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利用带有中国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儿童,使他们在重复游玩中对乐园有了深厚的感情。第二章将家庭分为两种:带小孩旅游的家庭及不带小孩的小两口。针对有小孩的家庭,香港迪士尼推出了一系列亲子活动;而对于没有小孩的小两口,香港迪士尼牢牢抓住他们的逃避心理与念旧心理,,使得他们在此找到慰藉。第三章从香港迪士尼的景观入手,揭露香港迪士尼在乐园中加入了许多中国元素,试图让中国普通大众更易接受。 本文以香港迪士尼乐园为研究对象,试图论证“呵护场所”可以被构建,并试图从一种新的角度对香港迪士尼乐园进行研究,为乐园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Abstract]:Hong Kong Disneyl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ttractions for mainland visitors as Hong Kong and Macao travel become easier and easier. Today, Hong Kong Disneyl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attractions for tourists. In his thesis "Space and place in Humanities Perspective", the humanistic geologist Duan Yifu first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care place" into the humanities geography. The so-called "care place" mainly refers to people's unique feelings towards a certain place, that is, these places will have their unique appeal to a particular group of people. Care place was originally a kind of subjective spontaneous emotion, but this kind of spontaneous emotion can also be constructed in today's society.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Hong Kong Disneyland can use its unique strategy to promote Chinese tourists to have a strong feeling towards it, and eventually make it a "protective place" for tourists. This paper divides the Chinese tourist group into three categories: children, personal, family, and the general public. Hong Kong Disneyland has adopted a different strategy for each group of tourists in an effort to make it a caring place for more people.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each kind of tourist groups. The first chapter reveals that Hong Kong Disneyland makes full use of children's curiosity about new things and makes use of colorful activ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attract children and make them have deep feelings for the park in the repeated play. The second chapter divides the family into two kinds: the family with children traveling and the couple without children. Hong Kong Disney has launched a series of parent-child activities for families with children, while Hong Kong Disney has found solace for young couples without children by grasping their escapism and nostalgia. Chapter three begins with the Hong Kong Disneyland landscape, revealing that Hong Kong Disneyland has added a lot of Chinese elements to the park in an attempt to make it more acceptable to the Chinese public. Taking Hong Kong Disneylan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tries to prove that the "care place" can be constructed, and tries to study Hong Kong Disneyland from a new angle,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study of Hong Kong Disneyland.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ichardL.Morrill;马建华;;地理学理论化的紧迫性[J];地理科学进展;1989年03期
2 陈清硕;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和人类活动的基本原则[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01期
3 孟春舫;教学、科研齐飞──人文地理学在东北师范大学的发展[J];人文地理;1995年04期
4 张庆业;人文地理学理论类型及建设[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4期
5 兰平;郭小敏;;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J];经济经纬;1992年02期
6 邱国锋,江金波;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与人文地理学的教学实践[J];嘉应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7 李向韬,王江涛;知识经济与人文地理学研究[J];人文地理;1999年S1期
8 郭来喜;当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述要[J];人文地理;1994年03期
9 李邦贵,龚循礼;国外人文地理学发展简介[J];经济地理;1981年02期
10 岳文泽,徐建华,司有元,徐丽华;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Remarks on Roger Ames' Paper:Cultural Tactics and the Future of China[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2 Justin O'Connor;;创造力,创意产业与中国的现代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3 王丰龙;刘云刚;;空间和尺度视角下的人文地理学要义再考[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The Alliance of Traditional Confucius Values and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A Youth Perspective[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青年的责任与行动”学生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5 罗多弼;;道与智慧:人性、自由与尊严(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Paolo Santangelo;;For an Anatomy of Personal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a Preliminary Survey[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7 龚胜生;;5W: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框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孙峰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陈庆江;;《徐霞客游记》的人文地理学和地名学内容[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10 孙峰华;王富喜;林文杰;孙继凤;;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刊记者 刘艳飞 肖丹;贾绍凤:我是一个幸运的人[N];中国水利报;2007年
2 徐峙;吴传钧:双脚量神州 一心为强国[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3 刘妍 编译;Merry Christmas巴尼斯百货的美食圣诞[N];中国服饰报;2010年
4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兰 陈澄;着眼可持续发展构建高中地理新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科学与人文当代最重大课题之一[N];大众科技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梁懿娴;为中国喝彩[N];国际商报;2008年
7 通讯员 程君平 王文 记者 胡晓军;鄱阳湖古名有新说[N];光明日报;2010年
8 记者 王晖邋通讯员 赵成顺;河大新增两个博士点[N];河南日报;2008年
9 朱士光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什么是“生态环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丁全利 潘云唐;地理学中看土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石艳;实验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技术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苏擘;作为文学理论新范式的批判心理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丽莎(Mara Lisa Arizaga);贵德琼毛寺的沃摩隆仁唐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栾述蓉;族裔与生态:路易斯·厄德里克“北达科他四部曲”中部落身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周怡;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加拿大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王圣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福祉空间地理学透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武娜;库切小说中的他性表征与伦理重构[D];河南大学;2010年
8 陈大路;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琳;温迪·华瑟斯汀女性意识喜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周丹;叶芝抒情诗中的视觉艺术[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戈洁琴;香港迪士尼乐园—被其策略建构的中国人的“呵护场所”[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陈柳;通山县乡土建筑的人文地理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刘扬;传统与后现代小说写作方法的巧妙结合[D];河南大学;2010年
4 张燕霞;《灿烂千阳》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苑淑娟;安吉拉·卡特重写童话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君贤;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经典改写小说[D];苏州大学;2011年
7 沈涛;先秦时期齐鲁体育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线宏力;《拍卖第四十九批》的对话性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1年
9 李春香;[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唐晓芹;生态意义的探索:《权力》和《白骨》的动物符号解读[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99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09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