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旅游增权研究:进展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07-10 05:24

  本文选题:社区参与 + 旅游增权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13年08期


【摘要】:为实现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已成为一种必然。通过对旅游增权内涵、基础、意义、内容和路径等方面文献的梳理,总结出旅游增权的研究特征,主要表现为:研究范式多元化、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视角多维化和研究内容泛化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旅游增权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优化旅游增权研究的一些建议:采用自然主义研究范式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重视基于系统理论和制度约束的视角分析,在增权需求、阶段和类型等方面细化研究内容。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tourism, it has become a necessity from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o "community empowerment". By combing the literature on the connotation, foundation, significance, content and path of tourism empowerment,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empowerment,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diversification of research paradigm, research method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empower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research on tourism empowerment: adopting naturalism research paradigm and taking root theory research method. Emphasis on the system theory and system constraint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analysis, in terms of empowerment needs, stages and types of detailed research content.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90018) 2013年度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skl-2013-1128) 2012河南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项目(豫文非遗〔2012〕22号) 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QN-236) 2013年度三峡市委政研室项目 西北大学2013年研究生科技文化服务活动项目 2013年度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民巍;社区制度的培育与规则的形成——从几个案例考察城市社区权力的形成方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张海燕;李岚林;;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与协调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6期

3 左冰;;旅游增权理论本土化研究——云南迪庆案例[J];旅游科学;2009年02期

4 张宏梅;;西方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与中国旅游本土化研究[J];旅游科学;2011年05期

5 左冰;保继刚;;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年04期

6 孙九霞;;赋权理论与旅游发展中的社区能力建设[J];旅游学刊;2008年09期

7 郭文;;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及社区增权效能研究——云南香格里拉雨崩社区个案[J];旅游学刊;2010年03期

8 郭文;黄震方;;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社区权能发展研究——基于对云南傣族园和雨崩社区两种典型案例的调查[J];旅游学刊;2011年12期

9 左冰;保继刚;;制度增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土地权利变革[J];旅游学刊;2012年02期

10 王亚娟;;社区参与旅游的制度性增权研究[J];旅游科学;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彦;社区旅游增权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尚前浪;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增权路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朱玉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增权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基;忻展红;申志伟;;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商业模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周湘斌;社会工作充权视角下的释犯社区矫正政策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陈志永;王化伟;李乐京;;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4 陈志永;王化伟;毛进;;民族村寨居民与旅游经济增权感知空间分异[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5 樊金娥;夏长宝;;家政哲学与职业女性自我增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张雪峰;;农民工充权的实现路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周丽娟;;论中国农民工社会权利的实现——以社会工作为视角[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3期

8 潘炳韬;周林刚;;助残公益组织完善增权机制探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J];残疾人研究;2011年03期

9 李玉虎;;消费者增权理论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J];财贸研究;2008年04期

10 惠红;杨梅;刘畅;;景区经营中民营企业与社区双赢发展机制创新[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勇;齐先朴;;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社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以广西为例[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刁婵娟;;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以政府、居民(居委会)与中间组织的关系为视角[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韩勇;齐先朴;;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社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以广西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琼如;;增权:受虐待老人社会工作新理念[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七)[C];2005年

5 张勃;;增权:社会救助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介入[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周绍斌;;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与社会支持对策[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A];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暨第五次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内地部分)[C];2004年

8 黄娅;;少数民族度假旅游区民族传统民艺开发中的“社区增权”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9 孙信茹;杨星星;;少数民族村寨语境中的传媒“赋权”——云南大羊普米族村民传播实践[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1年刊)[C];2011年

10 邓阿岚;李庆雷;郭喜梅;;民族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障碍及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旅游地为对象[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春怡;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文亮;商业模式与创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杨英;人—组织匹配、心理授权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翟进;城市残疾人福利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09年

7 张虎祥;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D];上海大学;2005年

8 于建星;自由与权力: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岳天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陈位志;执政党领导干部驾驭社会建设能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艳荣;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吕书杰;青年公民意识培育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凡;基于生态化的乡村旅游组织形式的选择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清园;“民生热线”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张娴;来沪人员社区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丁筱菡;后现代视角下组织隐性知识吸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灵希;后现代视角下组织隐性知识创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哲;云南藏族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能力建设途径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9 吴夏麒;增权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打工子弟成长过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冬芝;城市社区权力分布与获得的个案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艳;对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周玮;;制度供给差异对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作用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3 王莉,杨钊,陆林;经营者/居民参与屯溪老街保护与旅游开发意向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吕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及其研究意义[J];北方经济;2006年12期

5 张民巍;社区制度的培育与规则的形成——从几个案例考察城市社区权力的形成方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江五七,陈豫;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传统遗韵的开发与保护[J];商业研究;2003年08期

7 陈志永;王化伟;李乐京;;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8 杜吉泽;;淄博市周村区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王海;;历史文化街区开发实例分析——以成都琴台路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白瑞,邹静,沈卫,张雪峰;论城市社区自治的缘起与发展及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建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 周坤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有限(成都)公司 杨振之;[N];中国旅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3 聂家华;开埠与济南早期城市现代化(1904—1937)[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虎祥;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D];上海大学;2005年

5 佟敏;基于社区参与的我国生态旅游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吴克昌;我国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卢小丽;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伟梁;城市利益关系的社区调整及其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志海;论转型经济下的分权治理与经济和谐发展[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金桥;基层权力运作的逻辑[D];上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田芸;济南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2 刘炳献;旅游对阳朔社区居民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3 王本成;论周村开埠与丝绸业的兴衰(1904-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于鹏飞;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实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曦;城乡统筹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利;旅游地社区参与模式及优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显红,沙润,邹丽敏,黄震方;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5期

2 肖绪信;吴攀升;;文化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以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发展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2期

3 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2006年04期

4 张洁,杨桂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生态经济;2005年10期

5 刘亚敏;伍玉静;;试论政府在社区参与旅游中的作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王欢芳;;社区参与:推进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J];企业家天地;2010年11期

7 姜莉;;旅游发展与社区参与[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8 左冰;保继刚;;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年04期

9 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理论透视[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马泓芸;;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以玛曲县为例[J];发展;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诗靓;马波;;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基本问题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2 王红;;基于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的政府主导型社区参与旅游机制创新研究——以海南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邱云美;;社区参与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张建国;;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5 张玉蓉;;民族地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以广西三娘湾地区为例[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薛玉梅;杨胜勇;;社区参与模式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以赤水市生态旅游发展为例[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罗永常;;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8 刘俊;楼枫烨;;国际旅游岛开发背景下海南世居少数民族社区边缘化——海南三亚六盘黎族安置区案例[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9 尹芳;;社会交换过程对旅游目的地居民态度影响新探——以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陈志永;李乐京;梁涛;;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天龙屯堡“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例[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筏筏;社区参与和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王浪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N];中国旅游报;2010年

3 任啸;社区公平受益与参与有效性[N];中国旅游报;2008年

4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兰海;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景区发展的四种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罗冬波;旅游改变生活: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途径[N];中国旅游报;2007年

6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 郭文;雨崩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中的增权问题研究(下)[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钟林生;生态旅游发展社区参与是关键[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8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 郭文;雨崩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中的增权问题(上)[N];中国旅游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方良根;贵州绘就未来二十年旅游发展蓝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10 李玲;旅游发展再显优势首旅主业又攀新高[N];中国旅游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进辉;基于社区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侯国林;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继涛;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佟敏;基于社区参与的我国生态旅游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邓光玉;基于参与主体的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卢小丽;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鲁小波;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时少华;权力结构视角下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陈清龙;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崔玉范;赫哲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昌燕;吐鲁番葡萄沟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调查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2 蒋艳;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3 杨丽佳;向海蒙古族乡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武魏巍;民族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5 曾艳;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杨斌;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7 肖玲;社区旅游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年

8 王茂强;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9 于鹏飞;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实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10 漆明亮;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及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12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112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7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