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客源市场的游客偏好比较分析——以喀什市为例
本文选题:国内客源市场 + 游客偏好 ; 参考:《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7期
【摘要】: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偏好特征则是游客差异化市场选择的根本原因。文中以喀什市游客市场调查问卷结果为基本研究对象,运用SPSS软件中的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喀什市国内客源市场空间分异与游客选择偏好的耦合性。研究发现,环渤海、长三角等远程客源市场偏好于观光旅游、民族旅游等旅游产品以及高质量的餐饮、住宿等旅游设施条件;新疆及近中程游客市场则对商务旅游、探亲旅游等旅游产品更为关注,且对商务、信息和交通等基础旅游条件更为关注。文中特别指出,旅游地发展只有更加关注差异化地域客源市场的游客偏好区别,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提升旅游地产品、设施、形象,才能全面有效推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t market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he characteristic of tourist preference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choice of differentiated marke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ourist market questionnaire in Kashi C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upling betwee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domestic tourist market and tourist preferenc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ultipl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in SPSS software. The study found that remote tourist markets such as the Bohai Rim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prefer sightseeing, ethnic tourism and other tourism products, as well as high-quality tourist facilities such as catering and accommodation, while Xinjiang and the near to mid-range tourist markets are devoted to business tourism. Family visit tourism and other tourism products more attention, and business, inform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basic tourism conditions more attention. In particular, it is pointed out that only by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 of tourist preferences in the differentiated regional tourist market and taking targeted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products, facilities and image of tourist destination, ca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destination be promoted comprehensively and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基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中心《喀什市旅游目的地规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100)资助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贾士军;对应分析与最优尺度分析在购房者行为研究中的运用[J];系统工程;200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京祥,邹军,吴启焰,陈小卉;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J];城市规划;2001年05期
2 戚本超;周达;;北京城市职能发展演变研究[J];城市问题;2006年07期
3 要轶丽,郑国;西安及其毗邻地区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1期
4 汪德根;;苏州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2期
5 费洪平;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的空间组织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年03期
6 薛东前,姚士谋,李波;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类型的分离与职能优化配置[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7 卢明华,李国平,孙铁山;东京大都市圈内各核心城市的职能分工及启示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2期
8 张捷,都金康,周寅康,张思彦,蒋兆刚;观光旅游地客流时间分布特性的比较研究——以九寨沟、黄山及福建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例[J];地理科学;1999年01期
9 周一星,R.布雷德肖;中国城市(包括辖县)的工业职能分类——理论、方法和结果[J];地理学报;1988年04期
10 汪明峰,宁越敏;互联网与中国信息网络城市的崛起[J];地理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阿丹;;辽吉黑区域旅游联动模式及开发构想[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2 郭伟;朱彦玲;;基于区位理论的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6期
3 邓炫;陈红玲;;南宁市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4 沈华玉;;中部旅游经济圈中河南省旅游业定位研究[J];旅游论坛;2011年03期
5 朱伯威;;从海南“离岛免税”看云南“旅游试点”[J];云南画报;2011年04期
6 包振山;;德占时期青岛旅游业的发展及其现实启示[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立生;;旅游客源市场等级划分理论的应用及比较[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2 邴振华;;安徽在泛长三角区域的旅游引力比较及市场结构预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超;蒋长春;黄金火;;国内旅游市场区域发展竞争研究——以福建省为例[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董晓莉;廖仁静;;次级景点客源空间特征研究——以南京珍珠泉景区为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卢武强;;汕头地区全方位旅游开发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6 德村志成;;从日本温泉旅游市场的需求谈中国开发日本旅游客源市场的可能性[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7 董淑倩;高峻;;安徽国内旅游客流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锁秀;甘巧林;;旅游“黄金周”对大学生出游行为影响之政府、企业对策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刘彦群;;四川盐运古镇仙市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管喻 梁芸;运城备好80亿元旅游盛宴[N];山西日报;2009年
2 傅军;青岛上半年旅游实现丰收[N];青岛日报;2011年
3 记者 魏晓霞;安阳立足国内市场做营销文章[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陈向群;浅谈山东海滨度假游[N];中国旅游报;2006年
5 曾珊珊;武陵源全力加强市场营销[N];张家界日报;2005年
6 张科邋厦门记者站 史蔓蓉;厦门借奥运平台营销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记者 李冰 柏彬;海口上半年入境游止降回升[N];海南日报;2010年
8 管喻 梁芸;运城品牌景点拉动旅游产业[N];山西日报;2007年
9 刘金海;山西推进促销本土化[N];中国旅游报;2007年
10 张谯星邋通讯员 黄苗俊;一季度接待游客180万人次[N];海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瑛;基于旅游者行为的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组织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要轶丽;西安及其毗邻地区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旅游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王玉玲;基于游客偏好分析的影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温江;新疆国内客源市场时空演变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4 邹军;风景名胜区国内客源市场特征及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何燕;游客感知下的城市—景区旅游流空间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王海燕;武功山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凤华;新疆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8 李小霞;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争艳;基于游客网络行为的西安市国内客源市场时空动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佘赛芬;福建世界级自然型旅游景区客流时空特性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15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115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