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碾子坡遗址仰韶文化遗存的初步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11 11:05

  本文选题:碾子坡遗址 + 仰韶文化遗存 ; 参考:《考古与文物》2013年02期


【摘要】:通过对碾子坡遗址地层关系的分析,并将出土器物与关中地区已知的典型遗址进行比较,认为遗址地层中的仰韶文化遗存并不单纯,而是包含了属于早期、中期等不同时期的遗存。原报告将碾子坡遗址仰韶文化遗存笼统地确定为"东庄村类型晚期"的结论,不符合关中地区已经建立的年代序列,因而也是难以成立的。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atigraph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zipo site and the known typical sites in the Guanzhong are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Yangshao cultural remains in the site strata are not simple, but are included in the early stage. A relic of a different period, such as the middle period. The conclusion in the original report that the Yangshao cultural remains of Yanzipo site were generally determined as "the late type of Dongzhuang Village"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established chronological sequence in Guanzhong region and is therefore difficult to establish.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分类号】:K8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田亚岐;翟霖林;苏庆元;杨新文;;陕西彬县水北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9年03期

2 张宏彦;;渭水流域仰韶文化分期问题[J];文物;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仰松;仰韶文化婴首、鱼、蛙纹陶盆考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2 孙危;;鲜卑“毁器”葬俗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3 霍彦儒;;北首领仰韶文化: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J];宝鸡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4 葛文华;;北首岭遗存的考古学意义[J];宝鸡社会科学;1996年Z2期

5 张文祥;;从考古学角度谈宝鸡地区的神农氏、炎帝文化研究[J];宝鸡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6 霍彦儒;;简论秦汉以前宝鸡渭水流域的生态环境[J];宝鸡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7 曹定云;;炎帝部落早期图腾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王子今;;秦陇地方的姜炎文化纪念遗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刘亚红;;炎帝作为祖先崇拜的特征和功能[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朱丽萍;李永锋;;半坡陶器的造型比例及其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启示[J];包装工程;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陶复;;建筑考古三十年综述(1949—1979)[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三、四辑)[C];1982年

2 曹定云;;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图腾与炎帝彤鱼氏——兼论炎帝名号的由来[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3 王子今;;秦陇地方的姜炎文化纪念遗存[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4 刘立光;;汉画像“鸟啄鱼”图像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黄锡全;;新见古文字材料与古代货币研究中之疑难问题举要[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6 尹弘泽;杨其威;;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新分期[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兵;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惠夕平;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鲁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至汉代聚落考古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武金勇;先秦两汉绘画颜料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何红中;中国古代粟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赵玉宝;先秦性别角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石荣传;三代至两汉玉器分期及用玉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张树平;从辨物居方到明分使群[D];复旦大学;2006年

9 于孟洲;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志友;早期秦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阳;鱼纹造型艺术的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2 敖丽芳;“美”的语义分析与文化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U,

本文编号:2114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114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e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