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广州漱珠涌历史文化景观与旅游开发

发布时间:2018-08-31 11:21
【摘要】:位于广州海珠区西北部的漱珠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被覆盖改造成为地下排污渠,从此它作为一条河涌连同名字在广州地图上消失了。百年前,这条涌曾经十分繁华,时人称其不让秦淮。这一带是清代广州"河南"地区商业开发最早的区域,又是清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曾经蜚声海外。当年许多中外画家、摄影师、诗人和志书编撰者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关漱珠涌的文字与形象资料,使我们今天仍能窥得漱珠涌昔日的辉煌。为了让人们留住广州城市发展的这一份历史记忆,文中提出建设一个集休闲、娱乐、美食、购物、旅游于一体的漱珠涌历史文化旅游区,重现漱珠涌的历史文化风貌。这将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如何治理漱珠涌污染,发挥漱珠涌在水利、生态、美学、休闲游憩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是一个困难而又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Abstract]:In the 1960s and 1970s,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Guangzhou's Haizhu district was covered and converted into an underground sewer, which disappeared as a river along with its name on a map of Guangzhou. A hundred years ago, this surge was once very prosperous, when people said it would not let Qinhuai. This area was the earliest area of commercial development in Guangzhou and Henan in Qing Dynasty, and one of the earliest open tourist areas in China in Qing Dynasty. At that time, many Chinese and foreign painters, photographers, poets and chroniclers left behind a lot of text and image materials about gargle Zhuzhong, so that we can still see the glory of Shuzhu Chung in the past. In order to keep the historical memory of Guangzhou's urba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to build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area which integrates leisure, entertainment, food, shopping and tourism, and reproduc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gargle. This will be a large system engineering. Among them, how to control the pollution of gargle and give play to its comprehensive functions in water conservancy, ecology, aesthetics, recreation and recreation is a difficult and crucial problem that must be solved.
【作者单位】: 广州地理研究所;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其付;;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兼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J];旅游科学;2010年05期

2 时应峰;;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促进皖北经济发展[J];湖南农机;2006年05期

3 张杨;;浅议青岛市的旅游文化开发[J];今日科苑;2007年22期

4 肖星;杜莉;;穗澳两地优秀西洋近代建筑的旅游价值与开发意义[J];旅游科学;2008年01期

5 龚擷;;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旅游发展及其保护策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4期

6 王芳;;浅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古城旅游开发[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7 吕岳群;;依托文化遗产保护 推动文化旅游发展[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8 卢松,陆林,凌善金,徐茗;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04期

9 朱国兴;;徽州古民居旅游发展路径及其保护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董晓英;秦远好;;古镇古村落遗产旅游与新农村建设[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波;;中国海滨旅游开发:问题分析与路径选择[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2 张晓;;西江苗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思考——兼论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3 范容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陈蓦;;开发与保护的双重背景下打造“梁河形象”[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5 周宁霞;;从徐霞客对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搜讨说起[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广贵;刘e,

本文编号:2214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14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6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