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贵州大方白族团圆节

发布时间:2018-08-31 14:01
【摘要】:贵州白族团圆节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大多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因此白族的节日都有祭祀活动。在这些节日中,以毕节地区大方县的白族团圆节最具代表性。团圆节具有增强民族认同、促进民族感情、调节社会生活的功能。同时,团圆节又为调节白族与周边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提供了平台,对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Abstract]:Guizhou Bai Tuanyuan Festival has a deep historical basis, mostly from the worship of ancestors, so Bai festivals have sacrificial activities. In these festivals, Bijie Dafang County Bai Tuan Festival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Reunion Festival has the function of strengthening national identity, promoting national feelings and regulating social life. At the same time, Tuanyuan Festival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regul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i nationality and other ethnic minorities, and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in ethnic areas.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人类学系;贵州省民族研究院;
【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重大项目“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黔省专合字【2012】4号);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项目“贵州省白族文化名片研究”(黔省专合字【2009】150号)研究成果
【分类号】:K8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段寿桃;白族本主文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2 王朋琦;王成德;;论传统民族节日文化的功能、困局与传承[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盛颖源;;大理高兴村白族社区文化艺术现状调查[J];音乐大观;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丹;;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解构民族认同要素——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苗族“赶秋节”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莹;云南少数民族节日开发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和湍;怒族传统节日“如密期”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段波;文化互动中的白族本主信仰流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杨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优秀道德资源的开发[D];南华大学;2012年

5 李如海;南涧盖瓦洒彝族“哑巴会”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宝利;赵友;吴子国;孟庆东;侯秀芳;;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产生[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朱珍勇;;春节最有凝聚力[J];现代养生;2011年03期

3 王仕民;;论传统文化对民族的凝聚功能[J];社会科学家;2006年02期

4 于铭松;;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凝聚功能[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陈乃刚;略论岭南人民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6 吕代;中华凝聚力理论探索的新飞跃——《当代中华凝聚力》首发座谈会综述[J];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7 牛建生;;同乡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李丽芳;;中华民族凝聚力生成、演进及发展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9 杨宏海;文化的凝聚力与包容性[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10 孙松滨;;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力的内涵及时代走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延风;;论文化的内聚力和外张力的辩证关系[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杨明华;;物缘文化与地方经济[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3 于海根;;论海盐文化在重塑盐城形象中的地位[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4 杨铁光;;关于先进文化民族性的思考[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林绮萍;;加强文化建设 不断提升南宁市综合竞争力[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6 张光芒;;文化理论建构与民族认同问题[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7 韦成国;;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要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高小康;;都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遗产[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雷云峰;;黄帝文化是黄河文化的精粹[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10 王耀发;;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雷玲;唱出豪情 凝聚力量[N];鞍山日报 ;2005年

2 涂辛邋许柏成;春季郊游展现文化部青联凝聚力[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姗姗;仲秋之月 同俗不同趣[N];吉林日报;2010年

4 黎帆邋吴辛超 黄建双 许英 何继东 吴韶明 邹志锋;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 推进创新与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潘建华;台运文化,彰显团队凝聚力[N];台州日报;2007年

6 张亚武;魅力洛阳“倾国倾城”[N];洛阳日报;2008年

7 瞿方业;政府应多问苍生少拜鬼神[N];镇江日报;2008年

8 孙仲魁;家园意识是农村文化建设凝聚力[N];北京日报;2007年

9 杨建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省社科院院长 教授 傅修延;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N];江西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明;全球信息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晓瑜;国学传播中的舆论价值导向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刘志飞;“和合”文化的伦理意蕴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青峰;文化记忆下的黄帝及其现代价值[D];兰州大学;2008年

4 雷建勇;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梁丹;中国共产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张雪瑞;对我国文化产业化及其重大关系问题与发展之路的探索[D];内蒙古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15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15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