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ourism efficiency of forest parks in 3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tourism efficiency of forest parks in China. [methods] first of all, the efficiency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DEA is proposed. This paper selects tourism income and tourist population as output variables, forest park area, investment fund and staff number as input variables, and uses the efficiency model of input-oriented scale reward invariant in DEAP2.0 vers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ol.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provincial forest parks published o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the tourism efficiency of the forest parks in each province in the same scale in 2009-2013 was calculated. The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pply and demand, the population density, urbanization rate, GDP, per capita high tourism resource density, forest park density, highway density and forest park coverage are selected. The investment intensity of capital and labor force are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ourism efficiency is dependent variable. A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based on panel data is establish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ourism efficiency of forest parks. Among them,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data in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come from the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and the dependent variable data are from the first step of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results] 1) the tourism efficiency of forest parks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since 2011. However, the tourism efficiency of forest parks varies greatly between provinces and regions, and the tourism efficiency of forest parks in some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fluctuates greatly in each year.)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is tested by Stata 12.0 software in order of individual effect. Time effect test, Hausman test and heteroscedasticity robust test,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individual effect and time effect, and the effect of random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fixed effect. The bidirectional stochastic effect model (significant level is 5%)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parameters of the established stochastic effect model using heteroscedasticity robust GLS estim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pulation density and forest cover (significant level of 5%) and urbanization rate (significant level of 10%)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tourism efficiency of forest parks. The per capita GDP and the intensity of investment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tourism efficiency of forest parks (significant level of 5%), the density of high-level tourism resources, the density of forest parks, High-grade highway density has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forest park tourism efficiency (10% significant level), labor input intensity has no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forest park tourism efficiency. [conclusion] 2009-2013, The tourism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forest parks in China has be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u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efficiency of forest parks among different provinces. The annual fluctu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forest parks in some provinces is large, the regional population density,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the regional population density,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and so on. The level of tourism resources, the density of forest parks and the level of traffic development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fficiency of forest parks, while the density of investment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of forest parks. This is contrary to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forest park capital invest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forest parks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followed up.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福建省软科学项目“闽台入境外国旅游市场发展比较与合作开发研究”(2013R0013)
【分类号】: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董雪旺;张捷;刘传华;李敏;钟士恩;;条件价值法中的偏差分析及信度和效度检验——以九寨沟游憩价值评估为例[J];地理学报;2011年02期
2 马晓龙;保继刚;;基于DEA的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使用效率评价[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3 许诺安;颜磊;许学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客源市场的空间特征与潜力研究[J];旅游论坛;2009年06期
4 潘竟虎;;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可达性测度[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9期
5 陈松;李吉跃;姜金璞;陈大为;;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客源市场及游客行为特征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7年01期
6 黄秀娟;;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效率的比较与分析[J];林业科学;2011年12期
7 罗明春;罗军;钟永德;王国勋;;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特征比较[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财根;郭剑英;;近10年我国森林公园旅游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2 陈丽丽;章家恩;;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者行为特征及客源市场细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3 施德群;张玉钧;;旅行费用法在游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肖随丽;贾黎明;杜建军;唐殿珂;汪平;李江婧;;北京市香山公园和鹫峰森林公园游憩承载力对比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韩爱桂;柯水发;郑艳;;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亢新刚,陈光清,刘建国;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价值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肖建红;于庆东;陈东景;王敏;;舟山普陀旅游金三角游憩价值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8 管露露;吴泽民;杨光;王楠;;马鞍山市采石矶城市森林公园游客的特征分析[J];中国城市林业;2008年01期
9 吴国清;李天娟;李文苗;;基于职业分异的城市森林游憩者的消费需求——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1年02期
10 孙威;董冠鹏;;基于DEA模型的中国资源型城市效率及其变化[J];地理研究;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以中国31个地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晓瑞;宗跃光;;城市开发的资源利用效率测度与评价——基于30个省会城市的实证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英;基于“两型”城市构建的长沙城市森林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彭和求;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与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肖随丽;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景区游憩承载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王慧琴;国家级森林公园投资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国政;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孟祥江;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框架体系与标准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董冬;九华山风景区古树名木景观美学评价与保护价值评估[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王庆日;城市绿地的价值及其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欧阳勋志;婺源县森林景观美学评价及其对生态旅游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航;西部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贾姗姗;汤旺河国家公园的旅游发展实证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3 温晓菁;CVM在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的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侯怡;河北省入境旅游客流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5 施雅娟;基于空间Durbin模型的城市住宅特征价格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李晓静;西南地区旅游流与旅游交通协调发展研究[D];吉首大学;2013年
7 刘金环;长沙市洋湖湿地公园游憩利用现状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8 李二燕;特征价格模型在住宅项目前期策划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卜晓庆;杭州市住宅子市场与住宅价格评估[D];浙江大学;2014年
10 李亮;城市公共品供给对房价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巍,李文军;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评估九寨沟的游憩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张茵,蔡运龙;条件估值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孙玉军,刘艳红,赵炳柱;生态旅游及其评价指标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石强;贺庆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佳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杜忠潮,车自力,桑广书;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结构及行为特征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卫旭东;太白山旅游SWOT分析与客源市场分类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宋增基;徐叶琴;张宗益;;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农业效率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康辉平;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发展生态旅游之SWOT分析[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9 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方法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8年04期
10 祝列克;加快城市森林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第二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J];中国城市林业;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晶;;我国森林公园旅游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6年04期
2 魏兴友;;黑龙江省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问题的研究[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3 邱晓霞;;我国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01期
4 张美云;邱晓霞;;近二十年来国内森林公园旅游研究综述[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廖业佳;;论广州市森林公园旅游开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6 高俊芳;;山西省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存在问题与对策[J];山西林业;2009年06期
7 陈秋华;修新田;;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关键因素研究[J];林业经济;2009年06期
8 叶胜忠;;永嘉县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财会;2010年01期
9 严维斌;;黎坪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刍议[J];商品与质量;2010年S9期
10 姜鹏;贾利;张昭茹;;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管理的思考——以小北湖母树林林场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玉琴;;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前景与对策[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利元邋王雨;“五一”黄金周全省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增长126.5%[N];贵州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红梅;森林公园旅游安全工作要警钟长鸣[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3 任文静 孔庆斌;方正 原始森林公园旅游路拓宽[N];黑龙江日报;2012年
4 记者 陈帆;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蓝图绘就[N];攀枝花日报;2013年
5 ;三水森林公园旅游疗养双佳[N];广东科技报;2000年
6 王玉明 熊建;天台森林公园旅游道路改造开工[N];汉中日报;2007年
7 金石;贵州全力打造“森林生态”文化[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8 张红梅;根基牢固是森林公园旅游扬帆远航的关键[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9 岳树民 韩立林 刘环宇;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渐入佳境[N];承德日报;2005年
10 任丽;陕西:森林公园旅游的喜与忧[N];中国旅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红;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白翠玲;森林公园旅游品牌塑造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3 闫金亮;中国森林公园旅游营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杨财根;基于休闲旅游的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修新田;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提升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2 李晓婧;城郊森林公园旅游休闲产品开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铁男;黑龙江省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4 邵晓兰;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影响和分区管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素;河北省森林公园旅游的发展轨迹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6 陈科平;黑龙江省依托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7 谭梦昕;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动力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杜军;陕西秦岭地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9 何乐霞;基于合作原则的森林公园旅游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晁莉;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16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16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