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国内海滨城市旅游目的地推拉动机关系机制研究——“手段-目的”方法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10-26 10:42
【摘要】:本文以国内海滨城市目的地为出游情境,运用营销学中"手段-目的"方法,通过其特有的"阶梯渐进"访谈程序获取了38名被访者的推、拉动机数据。通过系列处理、分析形成了一个综合展示目的地属性和旅游者看重的结果、个人价值之间链接关系的层次价值图。其中的若干条"手段-目的链"代表了旅游者对目的地产品与其个人相关性认识的主要感知逻辑。本文的研究发现对国内海滨城市目的地的定位主题开发、宣传促销策略制定和市场细分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Abstract]:In this paper, 38 interviewees' push and pull data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eans-purpose" in marketing, taking the domestic seaside city destination as the travel situation, and through its unique "step by step" interview program. Through series processing, a hierarchical value map of the link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value and destination attribute is formed. Some of them represent the main perceptual logic of tourists' cognition of destination products and their personal relevance.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have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oastal city destinations, the formulation of promotional strategies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基于提高市场潜力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定位战略开发模式研究——以南京为例”(2012SJD630064) 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基础扶持基金(创新基金)项目“旅游目的地定位战略开发模式研究:提高市场潜力的视角”(SKCX20120019)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省级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11YJC630047)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包亚芳;;基于“推-拉”理论的杭州老年人出游动机研究[J];旅游学刊;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春鲜;陈文婷;陈肖静;;基于人口学特征的外国旅游者出游推-拉力因素差异分析——以中国西北丝绸之路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2 徐梦颖;;成都市民休闲动机调查报告——以望江楼公园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2年05期

3 付业勤;郑向敏;;三亚老年旅游者动机及旅游体验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李琳;钟志平;;中国老年旅游研究述评[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张紫琼;Rob Law;刘挺;;旅游重要性感知、旅游动机与人口特征:基于香港居民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旅游科学;2012年05期

6 张润莲;;我国老年旅游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7 袁利;赵振斌;岳晓梅;;老年女性旅游动机与市场细分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郑鹏;马耀峰;王洁洁;李君轶;杨敏;;基于“推—拉”理论的美国旅游者旅华流动影响因素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5期

9 刘妍;程庆;钟洁;;震后来川游客旅游动机及心理感知度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徐娟玲;戈冬梅;汤玉莹;;旅游推力与拉力因素研究文献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薛婧;旅游怀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利;四川省城镇老年人旅游限制因素构成与差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岳晓梅;我国东西部城镇老年人出游制约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褚玉良;丝绸之路中国段陕甘新省区入境旅游流时空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锦;长沙休闲农庄的STP战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5 曹会娟;秦皇岛老年人旅游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王洁璇;城市居民乡村出游决策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玉;;旅游养老市场需求与模式分析[J];商业经济;2007年04期

2 张再生;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其社会和经济后果[J];南开学报;2000年01期

3 张相安;;老年体育旅游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2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敬武;关于对旅游者概念定义的几点看法[J];旅游学刊;1999年01期

2 刘纯;略论旅游者的投诉心理及对策[J];旅游学刊;1988年04期

3 方泽华 ,冯晋;为了美丽的约会[J];旅游;2001年09期

4 许颖;旅游者教育问题初探[J];经济师;2004年10期

5 李艳丽;我国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问题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4年03期

6 ;陆桥旅游[J];大陆桥视野;2009年03期

7 焦承华;国际旅游者的法律地位[J];旅游学刊;1987年02期

8 赵林余;试论旅游者的法律保护[J];旅游学刊;1992年04期

9 杨瑞霞;传统文化对我国旅游者的影响[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旅游者有何权利和义务?[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峰;;国外“旅游与信息技术”研究的文献回顾[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孙峰民;赵小玲;毕愚溪;;风景旅游规划和旅游产品开发应以旅游者为中心——谈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3 谷慧敏;高敬敬;郭帆;李珊;;中国旅游者绿色旅游消费行为差异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吴承照;;试论旅游者的空间分布专项研究[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5 王国新;;浅谈旅游生态学理论体系构架及其研究难点[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乌铁红;张捷;李文杰;;地域文化差异对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感知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区内外旅游者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李志飞;;体验营销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情感反应视角——基于旅游者的实证[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曹靖;张宏磊;史春云;刘泽华;蒋志杰;刘传华;;基于行为生态学的旅游者出游距离的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以江苏省入游游客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李松柏;;旅游交易诚信研究[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康;;区域旅游开发若干战略问题[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朝旺;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社的因素[N];中国旅游报;2005年

2 邹大鹏;全省养生度假游2个月收入75.7亿元[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3 李启庚邋黄鹂;旅游目的地要注重旅游者的核心体验[N];中国旅游报;2007年

4 牛锦霞;积极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N];中国旅游报;2004年

5 本版撰文:史蔓蓉 吴越;厦金旅游:海峡旅游新亮点[N];中国旅游报;2005年

6 任朝旺;谈旅行社业诚信体系建设[N];中国旅游报;2005年

7 宁白;精神需求的释放与物化[N];杭州日报;2005年

8 记者 王爽 实习生 解海燕 李一凡;乱挂“等级”将受罚 调整票价要听证[N];济南日报;2005年

9 杨汛;旅行社把旅游者当“人质”将遭严惩[N];北京日报;2007年

10 肖智磊;铁路提速对旅游业的影响和对策[N];中国旅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俞容龄;跨文化旅游情境中的多重话语[D];南开大学;2009年

4 杨剑;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理论与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胡炜霞;景区周边环境研究—界定、评价、协调[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梁春香;中日韩跨国旅游人口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崔凤军;区域旅游开发中的环境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D];北京大学;1999年

8 贾英;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发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1年

10 黄燕玲;基于旅游感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乃卿;旅游者受扰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潘玲玲;“80后”旅游者购物满意度评价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3 曾欢;旅游者对在线评论的信息采纳意愿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4 吴敇;武汉市黄陂区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的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郭晓琳;旅游者出游的信息搜寻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田晓华;旅游者网络消费行为特征初步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7 李辉;旅游者消费行为合宜性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朱红莉;我国旅游市场秩序治理模式的选择[D];西北大学;2005年

9 陆佳;旅游目的地的跨文化交流与可持续发展[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旷乐;中国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初探[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95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95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6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