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宜兴青瓷几度兴衰的人文探因

发布时间:2018-11-03 08:17
【摘要】:宜兴青瓷自东汉末年兴起,至宋代而衰,当代再历两次复兴,其原因复杂,而人文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在古代,宜兴青瓷因士族、文士和庶族需求的变化而兴衰;在当代,宜兴青瓷则以人民群众的审美与日常需求为兴衰标准。
[Abstract]:Yixing celadon rose from the en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decline of the Song Dynasty. In ancient times, Yixing celadon rose and waned because of the changes in the needs of the literati, literati and common people; in contemporary times, Yixing celadon was based on the aesthetic and daily needs of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宜兴金鱼(金帆)陶瓷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分类号】:J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贺盘发;记宜兴归径青瓷古窑群[J];江苏陶瓷;1988年02期

2 ;江苏宜兴晋墓的第二次发掘[J];考古;1977年02期

3 蒋尧基;;陶都宜兴创制出仿宋代青瓷新品种[J];中国陶瓷;198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剑刚 ,缪自强 ,王德庆;张家港港口河阳山南朝墓清理简报[J];东南文化;1993年05期

2 王志高;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大墓的时代及墓主身份的讨论——兼论东晋时期的合葬墓[J];东南文化;2003年09期

3 李梅田;论南北朝交接地区的墓葬——以陕南、豫南鄂北、山东地区为中心[J];东南文化;2004年01期

4 栗中斌;;试析安徽马鞍山寺门口东吴墓的形制——兼论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朝时期yT葬墓的类型[J];东南文化;2009年03期

5 寻婧元;朱顺龙;;吴晋时期堆塑罐功能探析[J];东南文化;2010年04期

6 齐东方;;拊葬墓与古代家庭[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05期

7 贺中香,喻少英;漫谈湖北六朝青瓷的装饰艺术——兼谈外来艺术的影响[J];江汉考古;1997年01期

8 贺盘发;宜兴陶瓷发展史概论[J];江苏陶瓷;1989年01期

9 王仲殊;;中国古代墓葬概说[J];考古;1981年05期

10 齐东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yT的葬墓[J];考古;199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永利;;试论中国古代四隅券进式墓葬穹窿的分布与源流[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仝涛;长江下游地区汉晋五联罐和魂瓶的考古学综合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清章;北方地区隋唐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2 赖大邃;中古山东大族成员墓志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迎春;六朝时期南方地区青瓷虎子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志敏;;宜兴县汤渡村古青瓷窑址试掘简报[J];文物;1964年10期

2 ;南京人台山东晋兴之夫妇墓发掘报告[J];文物;1965年06期

3 袁俊卿;;南京象山5号、6号、7号墓清理简报[J];文物;1972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新华;;论山水画“山体裸露”的原因[J];艺术百家;2006年02期

2 徐浩;肖丹;;浅析“创新理念”在推广中遭遇困境的原因[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易中华;肖敏;;商品广告中女性形象片面性的原因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年10期

4 竺小恩;;论宋代服饰文化的儒雅化趋向[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袁汝波;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兴衰以及抢救价值[J];美术;2003年02期

6 楚小庆;“两条道路”与多元整合──设计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融合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1期

7 桂淮颖;重彩画兴衰说[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2期

8 竺小恩;;论唐代服饰文化繁荣的机缘[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孟宝跃;;书法本体因素对楷书整饬化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竺小恩;;论宋代服饰文化的儒雅化趋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国萍;项建富;;秀洲民间绘画:从和谐走向现代新样本[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咸艺 彭来;宣传画的兴衰与演变[N];文艺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徐红梅;兴衰 蜕变 坚守[N];人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舒怀 温素威;千年古镇的年画兴衰[N];人民日报;2009年

4 温素威;既要正视利益 更要明确责任[N];人民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薇薇;杨志今到禄丰世界恐龙谷参观考察[N];楚雄日报(汉);2009年

6 罗杨;中国书法应当具有精神高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路锦 通讯员 胡敦明 李源;淄川建陶企业抱团突围[N];淄博日报;2011年

8 吉林省长春市市长 崔杰 本报记者 李舫 采访整理;雕塑让城市更精彩[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查律;“象”与“笔墨”[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扬;文革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2 张靖;郑板桥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代海芹;痛苦的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戈;大唐风采—试论唐代工笔仕女画[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戚荣金;近十年书法创作中的“制作”现象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孟宝跃;唐楷结体整饬化的成因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梁田;以“扬州八怪”为例看绘画商品化的成因和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8 吴卫东;历史性题材雕塑在城市环境中的积极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丰;中国画“古意”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曹昆萍;现代女性自拍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07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307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7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