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流文化研究
[Abstract]:Since the excavation of the new Kailiu site in 1972, there are few special research articles,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open-flow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publishe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the new open flow include decorative scales, rhomboid pottery, series, a variety of stone tools, bone objects, burial customs appear in the accompanying burial, and fish cellar as the custom of funerary.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after combing the remains with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ly opened flow, it is found that the core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new open-flow culture lies around Xingkai Lake and the coast of Russia, and its cultural dissemination scope is relatively wide, and northward it can reach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Heilongjiang River. Middle reaches south to Jilin, north of Songliao watershed. The new open-stream culture first appeared not later than 7, 500 years ago, until 4, 000 years ago.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文化厅博物馆处;
【分类号】:K8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永刚;郑钧夫;;通榆县三处史前遗址调查与遗存分类[J];边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2 郝思德;桦川万里霍通原始社会遗址调查[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01期
3 武威克,刘焕新,常志强;黑龙江省刀背山新石器时代遗存[J];北方文物;1987年03期
4 潘玲;俄罗斯孔东遗址的陶器及孔东文化[J];北方文物;2004年01期
5 赵善桐;;黑龙江安达县青肯泡遗址调查记[J];考古;1962年02期
6 ;密山县新开流遗址[J];考古学报;197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占风;鸭绿江、图们江及乌苏里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新;;中国东北地区所见的珍珠纹陶器[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2 李伊萍;;黑龙江东部地区青铜时代遗存初识[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3 赵永军;;黑龙江东部地区汉魏时期文化遗存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4 陈全家;王春雪;宋丽;;吉林大安后套木嘎石制品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5年00期
5 李有骞;陈全家;;嫩江流域汉代以前的石制品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6 赵永军;姜玉珂;;黑龙江地区金墓述略[J];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7 朱永刚;郑钧夫;;通榆县三处史前遗址调查与遗存分类[J];边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8 伊弟利斯;刘国瑞;伊力;尼加提;李文瑛;刘玉生;伊力夏提;牛耕;胡兴军;哈斯也提;康晓静;孙雪松;;罗布泊地区小河流域的考古调查[J];边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9 宋玉彬;;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考古发掘与考古研究的模式[J];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10 郝思德;桦川万里霍通原始社会遗址调查[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格日勒图;游牧文化视野中的蒙古族服饰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杨光;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郝庆云;17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付宁;史前至12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东西文化交流[D];内蒙古大学;2007年
6 王乐;中国境内渤海陶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李有骞;黑龙江流域及东临地区旧石器工业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杨占风;鸭绿江、图们江及乌苏里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艳红;中国史前装饰品的造型和分区分期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方启;吉林省东部地区黑曜岩石器微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小珠山下层文化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萌;双塔遗址一期的动物利用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肖男;先秦时期的原始宗教与王权[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汉兴;匈奴、鲜卑牌饰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熊永强;中国史前雕塑人像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苏奎;西南夷地区三种含北方系青铜文化因素短剑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张智勇;东北地区的直銎铜斧[D];吉林大学;2006年
8 贾姗;图们江流域汉代以前的几种考古学文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志;中国史前至商周时期人面崇拜之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吴丽丹;论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四个发展阶段[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大山;;饶河小南山新发现的旧石器地点[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1年01期
2 王国范;吉林通榆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04期
3 武威克,刘焕新,常志强;黑龙江省刀背山新石器时代遗存[J];北方文物;1987年03期
4 许永杰;东北境内新石器时代筒形罐的谱系研究[J];北方文物;1989年02期
5 许玉林;;海岫铁路工程沿线考古调查和发掘情况简报[J];北方文物;1990年02期
6 冯恩学;东北平底筒形罐区系研究[J];北方文物;1991年04期
7 Д·Л·布罗江斯基 ,王德厚;90年代初期的滨海考古学[J];北方文物;1993年03期
8 弓虽;朝鲜土城里新石器时代遗存[J];北方文物;1995年03期
9 陶刚,倪春野;黑龙江省穆棱河上游考古调查简报[J];北方文物;2003年03期
10 白tb基;;吉林延吉县龙并镇附近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通讯;195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英杰;密山新开流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J];北方文物;1983年02期
2 朱永刚;;白金宝文化篦纹陶纹饰初论[J];考古与文物;2008年02期
3 牛倩;;先周青铜器与新石器时代陶器、玉器的文化关系考释[J];文博;2009年05期
4 曹彦生;试论红山诸文化陶器纹饰[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0年03期
5 土旦才让;;浅析西藏史前陶器的装饰图案[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达娃;古陶 西藏原始文化史的缩影[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5年05期
7 熊寥;;中国陶器装饰艺术的起源——与李泽厚先生商榷[J];新美术;1987年02期
8 张治强;西寨遗址陶器分析[J];北方文物;2005年03期
9 闵锐;万娇;;云南大理市海东银梭岛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9年08期
10 彭如策;;广东平远县西周陶窑清理简报[J];考古;198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何明;;试论第二松花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2 何安益;;百色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亚岐 苏庆元 杨琦黄 杨新文;陕西乾县河里范遗址首次调查和抢救性发掘[N];中国文物报;2005年
2 蒋志龙 徐文德;云南昆明天子庙贝丘遗址发掘获重要收获[N];中国文物报;2005年
3 记者 原建军 实习生 易彦君 陈景聪;我国最早青铜针现身汉中[N];西安日报;2005年
4 马学泽;河南濮阳戚城遗址文物调查取得重要收获[N];中国文物报;2008年
5 霍巍;中国史前考古研究探索的心路历程[N];中国文物报;2006年
6 宋建;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学研究的新进展[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王怡 记者 张宏 李若石;锹下留给历史的遗憾[N];齐齐哈尔日报;2007年
8 樊书海;河北崇礼又发现一座西汉古城[N];中国文物报;2008年
9 杨仁海 本报记者 杨志刚;我省首次发现元代瓷窑[N];贵州日报;2010年
10 王波邋王亮;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亮相新都[N];四川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光远;左家山遗址陶器纹饰的类型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孙明明;乌苏里江流域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70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370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