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论“道法自然”思想对促进旅游者行为生态化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12-11 05:42
【摘要】:旅游行为生态化的关键是改变仅以人类价值为中心的传统意识。本文依据"道"解析了形成旅游行为生态化差异的意识根源,指出追求"与道合"的求道者,必然表现为理想的生态旅游行为。道家的"道法自然"价值观与实践观为旅游者行为的严格生态化转变提供了一种意识上的可能路径。
[Abstract]:The key to ecologicalization of tourism behavior i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onsciousness centered on human value. Based on "Tao",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ciousness root of the ecological difference of tourism behavior,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ursuit of "harmony with Taoism" is bound to be the ideal ecotourism behavior. The Taoist view of "Taoist nature" provides a possible path of consciousness for the strict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tourists' behavior.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四川省会展经济促进会;
【基金】: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项目
【分类号】:B02;F5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潘海颖;;生态学视角的游客行为管理研究[J];经济论坛;2007年24期

2 冯春艳;杨萍;;生态旅游者的非生态旅游行为的深层成因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方百寿;论宗教旅游的生态化趋向[J];社会科学家;2001年01期

4 杨萍;;道家生态智慧与深层生态学之契合[J];学术交流;2010年04期

5 郎艳;;构建旅游者生态旅游思想观念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3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天水;;论冯梦龙的“情教”说[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2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许抗生;;《淮南子》论“无为而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吴福友;吴根友;;论老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李凯;颜炳罡;;庄子诠释方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李春娟;;形上审美与价值同构——方东美生命美学的本体论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丁杨平;周守标;;生态伦理教育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彭松;;文化困境中的诗性省思——叶维廉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高旭;;论庄子生命哲学的“忘世”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谭黎明;;试论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的兴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高中建;冯倩倩;;公众参与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机理探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罗勇;;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可持续发展[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吴亚平;;“道法自然”生态伦理思想初探[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5 黄剑华;;从汉代画像看两汉时期的鬼神信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黄佩贤;;汉墓画像遗存所见的天界[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周辉;曾文忠;李叶欣;;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学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于艳芹;李世雁;;自然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浅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9 孙湘明;刘黎明;;道家思想与现代绿色设计[A];2010中国包装行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姚小鸥;王克家;;《论语·宪问》篇“骈邑三百”解[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3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马钊;泰安城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胡立功;《文子》的实践智慧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志军;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吴玉冰;茶疗养生的本质及其成因[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书琪;对福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再认识和再开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何影;;影响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J];理论与改革;2006年03期

3 朱义禄;宗教文化与旅游资源[J];旅游科学;1996年03期

4 杨文棋;上海佛教专项旅游开发浅析[J];旅游科学;1997年01期

5 范能船;佛教文化·中国文化·旅游[J];旅游学刊;1990年04期

6 黄少辉;开拓广东宗教旅游——以南禅寻宗专项旅游为例[J];旅游学刊;1992年02期

7 徐lN;开发穆斯林专项旅游产品的尝试[J];旅游学刊;1993年05期

8 肖朝霞,杨桂华;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研究——以香格里拉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4年01期

9 钟洁,杨桂华;中国大学生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分析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J];旅游学刊;2005年01期

10 陈传康,王新军;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的形象策划(CI)[J];旅游学刊;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德贵;道家道法自然的和平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章辉美,谢娟;从“无为而治”看老子的社会控制思想[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李朝辉;任俊华;;《道德经》的生态伦理思想新探[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4 王传发;;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观评析[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5 程慧敏;黄云明;;论老子人法道思想的生态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1期

6 郭晓凤;;析卢梭“自然状态”与老子“小国寡民”[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4期

7 牟宗国;袁凤英;;从存在论的角度看老子对文明异化的批判[J];枣庄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路红梅;;老子之“道”的人生本体意蕴[J];理论学刊;2006年11期

9 徐加利;;老子矛盾思想新解[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吕巧英;胡东东;;论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社会管理思想[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勇;;“道法自然”的生命意蕴及其当代教育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晓兴;;论道法自然的社会批判意义[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3 武培权;;刍议淮河道家人文精神[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商炜;;老子思想与传统文化[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5 刘明明;;中国古代的和谐思维方法——兼论其现代价值[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6 岑庆祺;;道儒接轨点——无为与至诚[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7 唐世贵;;瞿秋白与道家哲学[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8 黄友敬;;略谈老子摄生之道[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德建;;初探老子大道哲学规律论体系——读《老子传真》随记[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次愚;;《道德经》中无与有的四种关系[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庭华;老子的“道法自然”与按科学规律办事[N];北京日报;2009年

2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哲学博士 杨海文;听从“道法自然”召唤[N];南方日报;2008年

3 高秀昌;如何准确理解老子的“道法自然”?[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孔祥文;从“道法自然”到“顺物自然”[N];吉林日报;2003年

5 李先耕;老子对“道”的追寻[N];光明日报;2007年

6 王中江;老子的“道法自然”[N];光明日报;2008年

7 王中江;“道”何以要“法”“自然”[N];光明日报;2004年

8 刘梁剑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颤动的界线:自然与人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陈盈旋;简论老子的生死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郑任钊;子部之道家[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焱;庄子审美体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明华;老子管理智慧[D];吉林大学;2010年

3 邢文祥;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吴智;先秦诸家主流技术思想之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5 吴雪萌;英语世界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白明;老庄正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汲广林;《管子》道法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绪琴;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袁永飞;先秦“道法自然”新见[D];兰州大学;2008年

3 赵建军;老子管理思想述论[D];山东大学;2008年

4 余权华;老子政治哲学浅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胡洪亮;万物一体—老子视域中的人与自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兮;先秦道家“因”范畴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矫中成;论《老子》是否为兵书[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冯亚梅;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西北大学;2011年

9 晏钶;道家思想中的生命关怀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熊小青;老子生态智慧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71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371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f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