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密码—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5 17:14
【摘要】: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要素一直都是发展旅游业的首要着力点。我国景区总量庞大、类型各异,但呈现出冷热不均的发展形态。景区发展不乏典型范例,但缺失对于成功景区具体而深化的学术研究。尽管实现“鲤鱼跃龙门”的云台山景区引来不少业界瞩目,但对其研究也只是泛泛而谈,深入分析与延伸探讨尚留空白。 本研究旨在破解云台山景区成功发展的密钥,主要解决以下问题——明确云台山景区的基本条件、发展历程和发展成效;建立景区成长发展路径分析的逻辑框架与概念层次;分析云台山景区发展过程中显性行动链条与隐性发展机制的具体细节与独特内涵,破解成功秘诀所在;建立云台山景区发展的整体动力系统结构,明确各独特效用因素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形成发展的动力系统微观模型。 本研究以旅游学、管理学、规划学、系统学等相关知识为基底,经过文献学习、实地观察、资料收集与质性分析完成研究。主体实质性的研究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案例基本情况 云台山景区以良好的基本条件实现了超好的发展成效,其发展可分为起步、起色、起飞三个阶段,建设重点分别为核心景点论证和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发展规划编制、市场宣传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景区空间拓展和功能升级建设。景区所获得成效形成六大效应,从而促进内生化的良性循环发展。 第二部分确定分析逻辑,构建理论模型 首先依据系统学下的一般大众到实际游客的转化模型进行转化分析,得出控制变量的体现点与行动对应表——信息传递和广告影响的感知率和转化率集中表现为知名度,行动方式为市场营销;相对优势、美誉度和口碑集中表现为景区的吸引力、可进入性、美誉度和产业化。这些所涵盖的资源品质、交通条件、服务水平、设施配套程度等内容,集中在景区的核心卖点培育、硬件设施建设、配套要素完善、服务质量管理等一系列行动类型;产品创新又表现在吸引物和产业链的打造上,通过景区空间拓展、文化内涵挖掘、娱乐项目丰富等实现。其次构建起景区成长路径的“台阶模型”。即将从时序角度出发,景区成长必须跨越吸引物→知名度→可进入性→知名度→产业化五个台阶,而这一模型的运转效率和阶段性的实现程度又需要推动机制和保障机制的科学建设。 第三部分破解云台山发展密钥 经过分析逻辑的确定与模型的构建,对云台山发展相关资料进行匹配化的质性分析,得出以下案例具体结论:1、云台山成长的“飞机模型”,以五台阶为机身、推动机制为机翼、保障机制为尾翼将呈现高速的发展态势。对应独特发展秘诀是打造资源联合体提升吸引力;从名片营销→旅行社折扣策略的团队市场吸引→广告轰炸式全面出击→专项客源市场地主攻→客源地服务的大手笔宣传提升知名度;以基本的交通体系建设和创新化的举措提升可进入性;以品质设施建设(数字化景区打造+“农旅合一”服务区建设)、优质服务培育(服务理念建设+量化标准+员工素质建设+应急举措)、先进化景区管理(“请进来,走出去”+目标化管理+标准化管理+“IS09000和IS014000”先进管理体系引进)提升美誉度;以经营模式改革+招商引资拓展产业链;以旅游产业主导地位确立+政府主导开发+市场参与的投资运营模式构建推动机制;以“一体化规划”模式+“景政合一”特色管理模式构建保障体系。2、建立云台山景区发展动力系统的微观模型。确立以推动力、引动力和能动力三大层面下的六大系统策略系统:机制系统、行动系统、质量系统、市场反应系统和延伸效应系统。并确立每一系统下的构成内容,由此形成微观动力系统结构图。然后明确系统要素间的反馈关系并构建出深层动力引擎下的十二条因果反馈回路,阐述出成功景区越来越成功的作用机理。3、得出一般性启示:(1)“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化经营”:政府开发——国企国营——国企民营——产权多元:(2)“规划先行也后行”:一体化科学编制,衔接式蓝图落地;(3)“旅游大格局到旅游大发展”:资源整合、集群发展、持续拓展;(4)“即时效应定当前,品质发展定长久”:营销当头、品牌塑造;(5)“破除阻力上下功夫”:传统体制革新、先进管理跟进;(6)创新发展是灵魂”:有意识,有行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92.7
本文编号:2391410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2391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39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