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避兵图》图像与内涵析辩
[Abstract]:Just 41 years ago, a batch of silk books was found in Zhongshan soil at No.3 Han Tomb in Changsha Mawangdui, and was regarded by academics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cient classics since the discovery of Dunhuang's suicide notes. "Taiyi evading military Map" was found in this batch of silk books. Only this "silk book", on which not only writing characters, but also depicting a large number of images, and rich pictur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notated pictures are very prominent,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nam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books", but also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for silk painting. It was not mentioned in the archaeological brief published earlier 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pictures were unearth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xcavation. It was not until Zhou Shirong in 1986 that Zhou Shirong published this silk painting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related discussions. Four years later, Zhou wrote again and published it in the Journal of Archaeology. Subsequently, in the "Mawangdui Han Tomb" and "the Beauty of Chinese Cultural relics," the outside world was able to witness the fine plate of the "Escape from the soldiers" map and held in-depth discussions on this silk painting, including Zhou Shirong, Li zero, and so far. Many scholars, such as Chen Songchang and Rao Zongyi, have published papers and expounded their views.
【分类号】:K879.4;J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松长;;马王堆汉墓帛画“神祗图”辨正[J];江汉考古;1993年01期
2 萧兵;;凭“海神戈”解读民族文化碰触[J];中国三峡建设;2006年02期
3 刘卫鹏,李朝阳;咸阳窑店出土的东汉朱书陶瓶[J];文物;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碧波;;中华天文星象学在北方民族中的传播与发展——北魏、辽、西夏和吐鲁番天文星象图的比较研究[J];北方文物;2006年01期
2 张黎明;;汉代的北斗信仰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王先胜;;含山玉版及玉龟甲文化内涵探讨[J];长江文化论丛;2011年00期
4 唐启翠;;东房与“再生”圣地——从冠礼空间看中国神话历史[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王先胜;;“三皇五帝”古史体系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赵永恒;;“太一”星象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施仲贞;周建忠;;《离骚》中“美人”之新论[J];东疆学刊;2012年02期
8 武家璧;;含山玉版上的天文准线[J];东南文化;2006年02期
9 张磊;古代楚辞学重要论著及版本述评[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年02期
10 冯锐;;中国地震科学史研究[J];地震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冯时;;郭沫若《金文所无考》补正[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2 陈江风;;游仙诗文化渊源臆说[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3 阎根齐;欧少娟;;论汉墓壁画的“乘龙升仙”主题思想——兼论柿园汉墓壁画的思想内容[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存明;;论汉画像中天地观念的民俗性[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牛天伟;;“伏羲女娲执规矩”画像之象征寓意浅探[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牛天伟;;汉墓“伏羲、女娲”画像辩证——与孟庆利先生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魏彦彦;萧振禹;原野;;彭祖长寿养生文化论[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宋胜利;刘国世;史文清;宋文辉;刘久田;;中国鹿文化试析[A];2011中国鹿业进展[C];2011年
9 瞿林江;;“济盈不濡轨”新释[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十一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金亨运;基于天文学的中医六气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贾海建;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左建;士与礼—春秋知识阶层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朱磊;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贾璐;朱熹训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吴冠华;存形 传神 尚意[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10 王伟;《楚辞》校证[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中博;《说文解字》同体会意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褚红轩;上博七《凡物流形》文字释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丰;《孔丛子·论书》篇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雁宇;商周秦汉葬日制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毛佳;南朝与北朝骚体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刘蕙;浅析《水浒传》中的骈体文[D];辽宁大学;2011年
7 张蝶;关于中国古代天文文献的基础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赵娟;云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赵国月;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选择及其文化亏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洋;娄S崮棺诮掏及秆芯縖D];山西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常叙;楚神话中的九歌性质作用和楚辞《九歌》[J];东北师大学报;1981年04期
2 萧兵;“太一生水”的神话学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李学勤;“兵避太岁”戈新证[J];江汉考古;1991年02期
4 王育成;;东汉道符释例[J];考古学报;1991年01期
5 何驽 ,罗明;两周大武舞道具考略[J];考古与文物;2005年05期
6 王育成;南李王陶瓶朱书与相关宗教文化问题研究[J];考古与文物;1996年02期
7 李家浩;再论“兵避太岁”戈[J];考古与文物;1996年04期
8 萧兵;操蛇或饰蛇:神性与权力的象征[J];民族艺术;2002年03期
9 萧兵;委维或交蛇:圣俗“合法性”的凭证[J];民族艺术;2002年04期
10 杭德州;;长安县三里村东汉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忠虎;魂兮归来─—从中国古代礼制角度重新审视帛画主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陈松长;;马王堆汉墓帛画“神祗图”辨正[J];江汉考古;1993年01期
3 郑曙斌;;早期帛画及其主题[J];收藏家;2008年09期
4 詹世友;晚期希腊伦理学的归结:神秘主义——新柏拉图主义的伦理学说[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昌桂文;陈其射;;屈原音乐美学思想刍议[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汪建达;论普罗提诺的回归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女性视听[J];健康天地;2004年02期
8 王文华;;谈普罗提诺的“流溢说”[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黄光琦;;两汉时代神灵信仰世界中的西王母[J];文博;2009年05期
10 吴立群;;试论元代理学中“太极”之究竟义——吴澄理气论探析[J];周易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西林;;从长沙楚墓帛画到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画与帛画——早期中国墓葬绘画的图像理路[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2 游振群;张孟常;;T形帛画形制与“非衣”之名的再思量[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游振群;;缯帛荟萃 精彩纷呈——侯府帛画研究述略之一[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窦治荣;;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装裱记略[A];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2010年
5 陈,
本文编号:2434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43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