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脸谱中的“点”——北斗、七星在脸谱中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9-04-12 20:28
【摘要】:"北斗"、"七星"的脸谱演化经历了明晰的北斗、不断衍化的七星、线的消失的演变过程,其间脸谱创作者逐步地赋予"北斗"、"七星"以权力、地位、力量、智慧、吉祥、富贵等隐喻性的象征,并演化和转换出许多丰富多彩的"点"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北斗、七星图形的点、线和色彩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传承,从它开始在戏曲脸谱中出现直至"定型"的演变过程,基本上是以人物特性为前提,自然形为参照,传统的方位色为基调,形象的展示了传统意识的内容。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不同时期的创作者对北斗和七星的内涵两者之间的互换,到进一步人性化的延伸和融合,及在剧情中的合理性定位所做出的种种解释,并使再造神话的因素在戏曲中不断地演化和完善,它代表约定俗成的星象学概念,也是星宿崇拜在戏曲中的反映。
[Abstract]:"Beidou", "Seven Star," the evolution of Facebook has experienced a clear Beidou,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the seven stars,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line evolution process, during which the Facebook creator gradually gave "Beidou", "Seven Star" with power, status, strength, wisdom. Auspicious, rich and other metaphorical symbols, and evolved and transformed into a number of colorful "dot" forms and methods of expression. Beidou, the point, line and color of the seven-star figure,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its inception to the "stereotyp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Facebook, is basicall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racters as the premise, natural form as the reference. The traditional azimuth color is the tone, the image shows the content of the traditional consciousness. We can also feel the interchangeability between Beidou and the seven stars in different periods, to the extension and fusion of further humanization, and the various explanations given by the creators of different periods on the rational positioning of the plot. And make the factors of remaking mythology evolve and perfect constantly in the opera, it represents the concept of astrology, which is also the reflection of astrology in opera.
【作者单位】: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分类号】:J528.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书惠;;出土文献中的创世神话与《周易》宇宙生成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2 谭佳;;神话历史视域中的《春秋》阐释:“元年春王正月”的创世神话隐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唐启翠;;东房与“再生”圣地——从冠礼空间看中国神话历史[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熊海英;;论神话原型对《荒原》的陌生化表达[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李子良;;从“太阳王子”到“太阳王”——海子的诗观、诗歌理想及死亡仪式[J];飞天;2009年19期

6 杜佳;;对弗莱《批评的解剖》文学循环观的探源[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7 李鹏;;论中国神话中的“西王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李燕;席利芳;;东方植物神话传说解读——渐行渐远的不死草的诱惑[J];华商;2008年11期

9 叶舒宪;;神话如何重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苏铃又;丛皓;;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比较研究[J];世纪桥;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姗姗;;浅析汉画像鸡首人身神怪象征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泽兵;谶纬叙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邱晓;唐代登高诗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汪楠;20世纪上半叶中国神话学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矗;对话诗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贺苗;日常思维生成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张影;汉代祭祀文化与汉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余琳;夏商周三代审美风尚与礼仪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卢f ;两汉“人虎母题”图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10 黄亚琪;左江蹲踞式人形岩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东;神话思维范式与科学思维范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杨景乔;基于时间概念的景观设计理论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3 金五魁;中国文学中理想乐园混沌性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卜会玲;神话中的蛇意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芳;女神信仰与艺术[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胡雪梅;跨视域中的萨玛神原型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7 郭玫;周大新小说原型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牛程;《列异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敬婉茜;《山海经》与原始宗教信仰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晓霞;论李福清的中国神话与古典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癸官;;北京砖雕[J];装饰;1959年03期

2 曾龙升;;努力提高瓷刁创作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在景德镇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会上的发言)[J];瓷器;1963年02期

3 李伟铭;也谈油画《父亲》——兼与邵养德同志商榷[J];美术;1982年01期

4 齐鸣;;我画我说[J];国画家;1994年03期

5 张研;;试论平面艺术中的情感因素[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6 冯天;;浅谈美术创作的表现形式[J];科技信息;2006年10期

7 刘重嵘;;数码绘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初探[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金波;;浅析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9 ;独特的形式,,崇高的精神——王江扬油画风格[J];艺术市场;2008年01期

10 宋磊;;漫画的三种表现形式及其在艺术上的关联[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自鸿;;印花图案的技法表现与拓展[A];佶龙杯第四届全国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兰玲;;胶东面塑中的祈愿心理与表现形式[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吕欣;徐望霓;;论功能在传统茶盏器形演变过程中的作用[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泽信;;谈书画为什么要装裱[A];传统装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宗元;;论楚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何明;;简述环境艺术表现图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形式[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花皑;;带着群众的眼睛拍摄工业题材新闻照片[A];现状、挑战、展望——第五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3年

8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陈维钧;;新闻摄影中的变形照片[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10 孟晓苏;;新闻摄影形式美初探[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常生;中国摄协与北斗星“战略合作”[N];中国摄影报;2006年

2 记者 李晶晶;“两会”摄影联谊再创新高[N];中国摄影报;2006年

3 廖晓航;简单之中求丰富[N];美术报;2005年

4 刘大为;马寿民和他的画[N];美术报;2006年

5 高鸿;草书是书法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吗?[N];美术报;2004年

6 陈复尘 刘迎;2006中国摄影新春联谊会举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7 广东省陶瓷学校 佘钦汉;浅析陶瓷动物雕塑的艺术形式及魅力[N];潮州日报;2008年

8 李铎;沉着劲健 严谨不拘[N];人民日报;2007年

9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深圳军团”:这五个人[N];深圳商报;2006年

10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健;向坚持速写实践的人们致敬[N];美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杜森;现代海报设计中的色彩表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陈慎;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小庄;别有狂言谢时望,但开风气不为师[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惠东;中国早期青绿山水形态与成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5 周小松;诗性表现[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磊;对中国新表现主义油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渊;中国唐代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物画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严若菡;品牌视觉设计的探讨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石小花;中国表现性油画绘画语言的探索[D];延边大学;2006年

5 薛圣言;环境景观设计中陶艺的形态构成及运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6 姜美;中国山水画空白艺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谭亚;艺术的理性幻象[D];贵州大学;2008年

8 陈荣华;CD唱片封面设计的视觉表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学惟;论表现形式与生活感受的统一[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10 王秋睿;谈现代油画中的艺术张力[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57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457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c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