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南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的双赢性研究
[Abstract]:Folk music is an attractive regional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olk music culture is regard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promoting tourism grade in South Hubei, and the heritage culture is inherited through the protective use of folk music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reate Xianning tourism characteristic business card, increase the folk music propaganda strength and the breadth;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folk music culture, actively develop music festival tourism, deepen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folk music, and expand the channels of funds for folk music culture protection.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industrialization, mak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folk music protection complement each other, realiz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win-win.
【作者单位】: 湖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基金】:鄂南文化研究中心专项课题(zx1112)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水香;;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误区与开发问题[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张晓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前沿;2011年09期
3 张颖;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商业经济;2004年06期
4 蔡绍洪;徐和平;;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整合旅游产业资源群落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5 王玉琼;张薇;黄玉理;;论古镇旅游开发中的资源保护问题——以雅安上里古镇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李若凝;孙刘伟;朱玉芳;刘艳萍;;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06年02期
7 田定湘,傅家旺,戴美琪;论区域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及其资源保护[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8 唐文跃;张捷;罗浩;卢松;杨效忠;;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J];旅游学刊;2008年10期
9 万全;赖年悦;刘映彬;孙文贤;沈保平;潘和平;王旭;;安徽无为长江段胭脂鱼资源现状与放流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10 徐琬蓉,刘财富,常新东;辽宁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辽宁林业科技;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彩屏;;论古村落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以浙江金华兰溪诸葛八卦村为例[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2 武亦文;;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及立法选择[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宋国琴;;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4 兰卓;郑清贤;;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5 李强;吴晓萍;;屯堡旅游开发对当地社区的影响[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袁书琪;刘丽;高怡;;我国旅游开发失误的人地观根源与矫正对策[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张群;黄定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重塑——以浙江桃花岛为例[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8 陈朝隆;陈敬堂;;民族旅游的文化透视[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晓鸿;刘墨山;孙洪艳;;关于地质公园建设和生态旅游开发理念的对比[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江璐明;张虹鸥;金利霞;;广州南沙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李韧、施勇峰;旅游开发应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并重[N];人民日报;2002年
2 丁忱;旅游开发不能杀鸡取卵[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龙藏;旅游开发项目的盈利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3年
4 刘德谦;旅游开发中的资源观[N];华东旅游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邓敏敏 云南记者站 焦云霞 刘栗;谋求旅游与环保和谐统一[N];中国旅游报;2003年
6 王树军;兴隆旅游开发立足高起点[N];中国旅游报;2004年
7 咸宁市环保局局长 阮荣雄;旅游开发环保首当家[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韩棰;大连极力推进旅游开发[N];中国信息报;2005年
9 记者 王三虎;高台加强湿地资源保护[N];张掖日报;2006年
10 黄革 苑坚 刘江;谁来为西南旅游开发买单[N];中国民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若凝;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与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谭柏平;我国海洋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3 方怀龙;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区划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金平斌;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胡敏;风景名胜资源产权的经济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6 范继跃;芦山县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王孝德;三峡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程南洋;基于资源约束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许赣申;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曾涛;兴凯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监测与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翔;我国古村落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陈倩倩;内蒙古阿尔山度假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王瑞霞;资源型城市的旅游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4 代莹;夏河县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王艳;呼伦贝尔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崇研;崂山道教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D];山东大学;2008年
7 常慧丽;甘肃省旅游资源开发与贫困消除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赵秀文;永登连城鲁土司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旅游开发[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裴;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D];河南大学;2009年
10 李向明;湖泊岛屿旅游开发与规划——以湖南资兴兜率岛旅游开发详规为例[D];中南林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2466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46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