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商周墓葬的几个问题——以山东地区为例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匹兹堡大学人类学系;
【分类号】:K87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黄尚明;东周楚、秦葬俗的简略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丁兰;试论湖北地区的带龛楚墓[J];江汉考古;2004年02期
3 宋公文;;楚墓的头向与葬式[J];考古;1994年09期
4 常金仓;晋侯请隧新解[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5 李友谋;裴李岗文化墓葬初步考察[J];中原文物;1987年02期
6 张应桥;;商周墓道制度辩论[J];中原文物;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玲;;文化因素分析法解析——以楚文化考古学研究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邵崇山;;先秦时期墓葬棺椁制度略论[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李仰松;仰韶文化婴首、鱼、蛙纹陶盆考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4 孙危;;鲜卑“毁器”葬俗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5 曹定云;;炎帝部落早期图腾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任晓锋;;从周代考古墓葬出土礼器看列鼎制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李慧竹;汉代以前山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交往[J];北方文物;2004年01期
8 朱丽萍;李永锋;;半坡陶器的造型比例及其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启示[J];包装工程;2010年24期
9 郑莉;;史前陶文研究综述[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大鸣;;春秋时期采邑炼铜业和铸铜业初探[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陶复;;建筑考古三十年综述(1949—1979)[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三、四辑)[C];1982年
2 曹定云;;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图腾与炎帝彤鱼氏——兼论炎帝名号的由来[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3 刘立光;;汉画像“鸟啄鱼”图像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尹弘泽;杨其威;;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新分期[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兵;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崔英杰;江淮东部史前文化与社会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榞莉丹;《考工记》兵器疏婭[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峰;淮河流域周代遗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胡保华;中国北方出土先秦时期铜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何红中;中国古代粟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芮方;周代爵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武玮;黄河中下游地区汉至西晋模型明器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杨阳;鱼纹造型艺术的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3 敖丽芳;“美”的语义分析与文化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U,
本文编号:2542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42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