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争议辨析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
【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8GXS5D119)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项目(112400450001)
【分类号】:F5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1997年01期
2 保继刚;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J];地理学报;1995年04期
3 保继刚;主题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J];地理学报;1997年03期
4 朱晓杰,张斌;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以秦兵马俑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5 陈建新;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质疑”的辨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6 阎友兵;蒋晟;;旅游地生命周期衡量标准创新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7 李睿,应菊英,章珠娥;溶洞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特点的定量研究——以浙江瑶琳洞为例[J];经济地理;2004年05期
8 阎友兵;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辨析[J];旅游学刊;2001年06期
9 谢彦君;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控制与调整[J];旅游学刊;1995年02期
10 杨森林;“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质疑[J];旅游学刊;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於冉;;中国城市巨型工程分类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徐静;王万喜;;我国主题公园研究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3 徐胜兰;陈洪德;;溶洞旅游产品升级研究——以兴文天泉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4 邓亚东;陈伟海;张远海;韩道山;;岩溶洞穴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综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5 丁运超;贾永健;;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6 胡必晖;张家珍;杨q,
本文编号:2542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4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