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光与影的编织

发布时间:2019-10-14 10:29
【摘要】:从古至今,编织以其结构与形式的独特魅力,不仅被广泛运用于生活之中的各个角落,同时也为纺织艺术、纤维艺术提供了先决条件与充足的养分。伴随着电光技术的发明、普及与应用,今天的当代艺术创作中,,涌现出了一批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将光影在空间中进行编织的精美绝伦、震撼视觉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新颖、独特,紧扣时代的脉搏,将科技与美学完美的融合,开创了饱含时代感和未来感的全新的艺术语言。 全文分两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剖析经纬之间的结构美学,引出在其结构下所必然编织出的民族属性与时代属性。第二章:将时代属性进行拓展,讲述科技与艺术之间的界限的消失,60年代光艺术的产生,以及光与影的编织这种新艺术形式的产生。并通过分析艺术家的作品,进而阐述在新时代下,光与影的编织所焕发出的独特魅力。 在当今科技手段与艺术创作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将视角聚焦在编织形式的空间性拓展与光艺术交织的领域,希望对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启示、帮助,产生积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52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虞若飞;徘徊于摄影与文化之间——新版《光与影》印象[J];中国摄影家;1998年06期

2 日月星辰;光与影的梦[J];中国新时代;2001年01期

3 李玉梅;钟爱光与影的警察[J];人民公安;2001年18期

4 陈希学;追逐“光与影”的小男孩[J];少年月刊;2003年Z1期

5 王士彬;八千里路光与影——常跃将军的边关摄影足迹[J];军事记者;2004年04期

6 唐滨;;当代国画写意精神品格之解析[J];艺术研究;2010年01期

7 峭岩;光与影的交响诗[J];中国摄影家;1999年02期

8 朱宪民;躁动[J];中国摄影家;2004年10期

9 胡红春;;试论现代山水画中的“光”与“影”[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沈倩;;展示中的灯光设计[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彭磊;;光与影的效应[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余应厚;;论现代商店照明[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席CPW记者 李云增;和光:光与影的统一体[N];电脑商报;2005年

2 祁云奎;济南中院:“数字化”的光与影[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张晓波;汪晖:光与影的面庞[N];中国邮政报;2004年

4 吴挺;光与影的较量[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汪治国;光与影的素描[N];中国信息报;2001年

6 王艳梅 邹敏;痴迷于光与影的世界[N];中国航天报;2000年

7 肖东发 陈光中;龙虫并雕斋的光与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张月;照明设计:合理布置光与影[N];中华建筑报;2003年

9 散木(学者);旧时豪门和文人的光与影[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裴丽娟;通过影像宣传是高明的选择[N];喀什日报(汉);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保欣;境遇与策略[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耀先;光与影的编织[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2 陈少明;园林光与影的审美价值探讨[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3 黄立萍;建筑环境中光与影之审美价值的探讨[D];湖南大学;2005年

4 谢小丽;光影的力量[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5 孙洋;赏心悦目 美化生活[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中平;中国版画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与属性[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薄景昕;路正长,夜也正长[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丽媛;光影在园林观空间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林晓波;现代招贴设计中光影效果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郄良臣;论油画作品中的光影[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9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49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0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