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特色及再生设计初探
发布时间:2020-03-29 16:16
【摘要】: 湘西凤凰古城沱河岸边的吊脚楼是一种颇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它的建筑形态凝聚着当地人民长期积累下来的特有的社会生活习俗、民族性格、美学情感及文化意识取向。然而如今,由于缺乏系统、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当地吊脚楼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正处于较随意与盲目的状态。与此同时,过度的商业开发对凤凰古城历史地段肌理的恣意破坏,导致河岸吊脚楼无论是在建筑外观方面,还是在使用功能方面不断地被“异化”,其独特的建筑韵味及作为文化载体的功能正在逐步丧失。针对湘西凤凰古城沱河岸边吊脚楼建筑的生存现状,课题试图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归纳并总结其建筑特色;通过对其再生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分析,初步提出使其再生的设计构想。 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目标、范围与相关研究现状。第二章从宏观角度入手,总结了西南地区传统吊脚楼建筑的演变、类型、特色及其与地域环境、地域文化的关系。第三章是课题研究的重点,文章以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的生存现状为背景,从形成因素着手,从建筑的空间形态、细部构造、艺术特色、空间环境特征等几个方面对其建造特色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作出总结。第四章将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与西南其它地区不同民族的吊脚楼建筑特色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以凸显其特色。第五章的内容体现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总结了湘西凤凰古城吊脚楼建筑“再生”的内涵;分析了使其“再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以国内外对传统民居再生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为借鉴和指导,初步提出了使其“再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论文最后以“吊脚楼建筑以民居形式再生”和“吊脚楼建筑以民俗文化展示馆形式再生”两个虚拟设计课题为例,从居住与文化两个不同角度展开设计构想,论证“再生”的可行性。 论文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对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特色较为准确和深入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建筑再生的相关探索和思考,意在为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的保护与利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图文】:
6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129图 2—1 “单吊式”平面基本样式 图 2—2 “单吊式”建筑形态Fig2-1Flat Basic Style of Single Sling Fig2-1 Architectural Form of Single Sling来源:作者自绘 来源:作者自绘
2.2.4 二屋吊式二屋吊式也是在单吊式和双吊式吊脚楼建筑形态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因功能要变化导致原有建筑空间规模的扩展是它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建筑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吊脚楼内部空间进行划分时,通常会在其竖向空间上再加建一层或多层空间。这种类吊脚楼建筑的建造手法,往往受建筑用地限制较大,但对功能要求颇多的原因影响(图 2—6)。图 2—4 “四合院式”平面基本样式 图 2—5“四合院式”建筑形态Fig2-4Courtyard-Style Flat Basic Form Fig2-5Courtyard-Style Architectural Form来源:作者自绘 来源:作者自绘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79.1
本文编号:2606212
【图文】:
6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129图 2—1 “单吊式”平面基本样式 图 2—2 “单吊式”建筑形态Fig2-1Flat Basic Style of Single Sling Fig2-1 Architectural Form of Single Sling来源:作者自绘 来源:作者自绘
2.2.4 二屋吊式二屋吊式也是在单吊式和双吊式吊脚楼建筑形态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因功能要变化导致原有建筑空间规模的扩展是它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建筑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吊脚楼内部空间进行划分时,通常会在其竖向空间上再加建一层或多层空间。这种类吊脚楼建筑的建造手法,往往受建筑用地限制较大,但对功能要求颇多的原因影响(图 2—6)。图 2—4 “四合院式”平面基本样式 图 2—5“四合院式”建筑形态Fig2-4Courtyard-Style Flat Basic Form Fig2-5Courtyard-Style Architectural Form来源:作者自绘 来源:作者自绘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79.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小乐;谢朝;;龚滩镇簇群式民居建筑的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5期
2 武春焕;;恩施土家民居——吊脚楼再生设计初探[J];大众文艺;2012年08期
3 向颖晰;许佳;苏箐;王琦;;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湘西民居建筑中的体现——以洪江古商城窨子屋建筑艺术为例[J];美术大观;2013年06期
4 厉华;黄春华;;湘西干栏苗居空间生态优化设计研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罗长群;鄂西三胡乡苗族民居建房习俗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静;安化民居建筑符号再生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3 厉华;湘西干栏民居空间环境再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4 黄丹;苗族建筑符号的审美价值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06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0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