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川西天然林保护区人文景观资源评价及生态旅游发展对社区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16:49
【摘要】: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需求与保护环境二者兼得的旅游形式,得到各国旅游组织的普遍重视,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天然林保护区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场所。本研究在对川西天然林保护区人文景观资源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生态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使生态旅游发展既能促进天然林保护区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同时也能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对人文景观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在社区影响调查中采用了典型案例调查法,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依托天然林资源开展生态旅游的三个案例,即卧龙自然保护区、瓦屋山森林公园和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主要作了以下研究工作: 1 总结了前人关于景观资源评价和生态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影响的研究成果; 2 在分析景观资源评价各种定性和定量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对人文景观资源进行定量化评价; 3 在分析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川西造成的各种影响基础上提出,开发天然林保护区的旅游功能是天然林保护区和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4 以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当地社区产生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为例,研究了天然林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社区产生的影响; 5 以卧龙自然保护区、瓦屋山森林公园和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探讨了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社区影响的感知。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调查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川西人文景观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得分为6.1976,处于文中所说的中级与良级之间,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2 在旅游影响的居民感知调查中,由于三个景区旅游发展的水平和历史背景不同,各景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且这种差异与景区旅游发展水平有关,即旅游发展较成熟的景区,居民对旅游发展带来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烈,旅游发展相对较弱的景区,居民对旅游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强烈。 3 在天然林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使当地社区居民同时感受到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但是,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仍抱有积极支持的态度。
【图文】:

卧龙自然保护区,游客量,旅游收入


了商品意识,不仅销售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而且积极生产旅游商品,发展餐饮业、服务业、开办小商店等,以满足游客的需要,提高自己的收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图2、图3)。自1999年到2003年,除2000年由于外宾较多出现了一个高峰外,总体上在游客量和旅游收入方面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1999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收入320万元;2000年接待中外旅客12.8万人次(其中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近4万人次),直接收入1200多万元;2001年接待旅客9万人次,旅游收入675.8万元;2002年接待旅客8.2万人次,旅游收入706.1万元;2003年接待旅客H.2万人次,旅游收入1000万元。截止2004年底

旅游收入,卧龙自然保护区,旅客


了商品意识,不仅销售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而且积极生产旅游商品,发展餐饮业、服务业、开办小商店等,以满足游客的需要,提高自己的收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图2、图3)。自1999年到2003年,除2000年由于外宾较多出现了一个高峰外,总体上在游客量和旅游收入方面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1999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收入320万元;2000年接待中外旅客12.8万人次(其中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近4万人次),直接收入1200多万元;2001年接待旅客9万人次,旅游收入675.8万元;2002年接待旅客8.2万人次,旅游收入706.1万元;2003年接待旅客H.2万人次,,旅游收入1000万元。截止2004年底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592.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硕;长沙县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与开发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2 常敬忠;论旅游资源开发中人文生态环境的法律保护[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赖萍;成都市园林景观生态评价[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06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06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1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