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昆不同群体外国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14:40
【摘要】:中国旅游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4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如此巨大的入境旅游流,其群体、个体行为将会对中国旅游业产生巨大影响。相对于实践的巨大成功,旅游理论研究明显滞后,尤其是对主体的群体市场、供求关系、个体行为等综合性的研究偏少,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更不多见。而且,研究者对于旅游行为的内涵、特征及影响因素还未达成共识,缺乏对旅游行为的统一认识,对旅游行为的影响研究机制分析也过于庞杂,理论研究的不足必将制约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以2004年暑期参加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马耀峰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不同群体入境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市场调查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选取旅昆五大群体(日韩、欧洲、北美、大洋洲、东南亚)游客为研究对象,从人地关系出发,着重研究五大群体外国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旅游消费和体验行为以及文化交互行为模式,分析制约来华外国游客的模糊不确定因素和可控因素,运用心理测试调查、归纳演绎推理法和内省实验法,采用GIS辅助分析、心理测试分析、数理统计、行为意向图分析和专家辅助决策等手段和方法,深入揭示入境游客的行为规律,力图在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将三个学科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以全面和发展的观点来建立分析旅游行为的理论框架。具体来说本研究试图回答下列问题:(1)外国游客市场结构组成的质量和数量特征;(2)影响外国游客旅游决策的可控因素及其影响力的大小;(3)外国游客的旅游消费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4)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评价的量化结果。 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不仅可以为旅游部门提供管理层面意义上的决策依据,为旅游企业进行旅游开发、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旅游市场营销及市场拓展提供思路和策略,还可为学术意义上探讨入境旅游者行为模式,甚至对完善旅游学的理论框架都有重要意义。 整个研究过程从2003年11月开始,可以分为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实施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历时一年半。 本研究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是选题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从性别、年龄、收入、职业、学历、家庭周期等人口统计特征方面分析了旅昆五大群体外国游客的市场结构特征。第三部分按照人口统计特征、旅游动机、旅游方式等几个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592.7
本文编号:2609212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59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丽霞;赵现红;;旅华外国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3期
2 赵现红;吴丽霞;马耀峰;李天顺;;旅华主要群体外国游客旅游满意度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生态经济;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窦开龙;新疆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曾婧婧;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2 陈莉;旅湘留学生跨文化旅游行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殷静;入境外国游客在中国20个城市的时空分布与行为特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雷俐丽;来连国内游客旅游偏好及行为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杨瑞;西安市大学生旅游行为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军;可持续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毓梅;旅游行为学视野下的四川入境旅游市场拓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8 邢萍;中俄旅游协作系统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张晓霞;西安出境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09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0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