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旺苍县革命老区旅游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13:08
【摘要】: 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研究革命旅游,谋划革命旅游,宣传革命旅游,整合红色资源,努力推动革命旅游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各地普遍存在着革命旅游产品与旅游市场的新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新需要。革命旅游急待系统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指导,迫切需要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由分析当前革命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着手,全面概述目前革命旅游产品的研究进展,并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系统论述旺苍县老区旅游经济开发研究。 首先对革命旅游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明确革命旅游与革命旅游产品的内涵,归纳革命旅游资源的类型和革命旅游的基本特征,阐述革命旅游的功能。其次,将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位理论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作为革命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的理论支撑,论证其在理论上的适宜性。 在充分了解旺苍县所处的地理背景,区域状况以及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旺苍县革命旅游的发展特点,运用SWOT方法对旺苍县革命旅游发展现状作了深入探讨,创新的从革命旅游产品开发,革命旅游市场化以及革命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三方面出发提出旺苍县革命旅游经济开发战略决策以及实施保障措施。 本论文的研究对如何搞好旺苍县老区旅游经济开发,使老区经济尽快发展起来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鹏鸣;;甘肃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开发研究——以甘肃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开发研究;2011年03期

2 孙锦娟;;浅淡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开发[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3 卢志韬;;试论铁路多元化经营的难点与对策[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1年04期

4 于勇;;三家机构受让华夏基金31%股权[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34期

5 王兴华;;老科技人员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大显身手[J];金秋科苑;1995年01期

6 李莉;;“五岳”为何无黄山[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8期

7 查佛年;;人力资源与皖江开发开放[J];干部人事月刊;1995年01期

8 孙光堂;;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创新意义[J];山西政报;2009年21期

9 赵玉山;;左权县多举措推动核桃产业跨越发展[J];中国果业信息;2011年07期

10 陈思佳;张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北京平谷大桃产业侧记[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平;;大西北经济开发的关键——制度创新[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伍正祥;;布依族地区经济开发中的几个问题[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3 高圭;;西部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4 王敬荣;;黑龙江边官与清朝晚期边疆经济开发[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朱文郁;王五一;朱振源;;西藏地区经济开发中的地方病防治对策[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6 杨发荣;;以西部开发为契机推进城乡联动发展——汉台区经济开发探讨[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任玉清;;论山区小流域经济开发[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付代军;;西藏经济开发的金融对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后记[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10 余水生;刘颖;;山区经济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 林业分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庄初阳 徐晓军 陈旭锋 通讯员 蔡秦 赖培芬;青田经济开发向“低山缓坡”要地[N];丽水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赵全福 通讯员 陈习田;生态循环经济开发之路[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3 特约评论员 王兴斌;山东蓝色经济开发 “爆发点”在哪里?[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通讯员程勇;呼图壁依托资源打“经济开发牌”[N];昌吉日报;2010年

5 记者 苑晓群;黄州区加快水运事业发展促进沿江经济开发[N];黄冈日报;2008年

6 记者 罗学珊 冯珍;省地区经济开发促进会黄冈办事处成立[N];黄冈日报;2007年

7 迪庆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谱写民族团结经济开发新篇章[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8 付记成 辛耀恒 张鹏;蒲县经济开发突出和谐效能[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9 记者 吴志远邋通讯员 杨明杏 实习生 姜倩;民工月均工资首破千元[N];湖北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殷尚清;张掖科技合作促进经济开发[N];甘肃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玉田;灾荒、生态环境与明代北方社会经济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肖慈方;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刘永强;两汉时期的西域及其经济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炜;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与民族经济开发[D];四川大学;2006年

5 张保见;民国时期青藏高原经济地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勉卫忠;近代(1895-1949)青海民间商贸与社会经济的扩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彭长青;江苏沿江经济开发区域粮食供需平衡分析与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百永;国民政府治藏政策及其实施研究(1927-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施青军;区域开发与资本市场[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振雷;旺苍县革命老区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李启;唐代淮泗地区的的经济开发[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舜;宋代长江三峡地区经济开发的整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鲲;论清代陕南的经济开发及经验教训[D];西北大学;2001年

5 左向阳;地方长吏在唐代西南地区经济开发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10年

6 高峰;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郝梅梅;楚对江淮地区的开发[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之良;清代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徐艳;明清金沙江下游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D];西南大学;2006年

10 任均尚;论清前期贵州苗疆的经济开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28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28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7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