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公园游憩林及其游憩者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7 11:54
【摘要】: 城市居民对森林游憩活动的要求不断增加,希望拥有就近的活动场所,为日常休闲及周末游憩提供服务,因此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城市提出建设城市森林的目标。本研究选择合肥市大蜀山城市森林公园、马鞍山市采石矶森林公园、芜湖市神山城市森林公园和上海市共青城森林公园,分别对其森林群落结构及游憩功能进行分析;结合安徽省三城市森林公园的实例从群落结构、群落景观美景度、提供游憩服务等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与比较;同时提出城市森林公园中游憩林设计的建议。研究结果如下: (1)调查各个公园群落中植物的种类,胸径、树高、健康程度,计算植物群落的重要值。采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来分析森林群落。 结果表明:大蜀山森林公园调查样地中优势树种为马尾松、构树、枫香、麻栎、短毛椴,栾树、刺槐、榔榆、五角枫;采石矶森林公园调查样地中优势树种为女贞、枫杨、刺槐、朴树;神山森林公园调查地优势树种为香樟、女贞、杉木、金钱松、池杉,刺槐、水杉。丰富度指数分别为大蜀山0.002,采石矶0.10,神山0.20;均匀度分别为大蜀山0.81,采石矶0.73,神山0.8,说明尽管树种种类不丰富,但是分布较均匀。多样性指数分别为大蜀山2.49,采石矶2.47,神山2.37,安徽省内三个城市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相差很小。均匀度指数采石矶的最低,同时优势度指数又是最高的,因为在采石矶的植物群落中女贞的优势性非常明显,而其他两个公园的树种优势度都相差不大。三个公园的丰富度指数都较低,尤其是大蜀山,仅为0.002。 (2)将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景观划分为道路景观、林内景观、近景景观和个体景观四种类型,通过景观评价值评定法(简称SBE法)得出公众的审美趋势。再采用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各类景观美景度的景观要素,将为游憩林的设计提供参考。 结果表明:林内景观中通直的树干,规则式的排列,树干的可感性低,无枯倒树木是人们喜爱的林内景观类型。近景景观中水体和天空的存在对美景度的提高有很大影响,还有树种丰富也可以增加美景度。道路景观中曲线形、敞开型的林道,两侧林木高大,林下覆盖度高,林分可视性高均可提升喜好度。个体景观中通直的树干,树冠丰满,叶色翠绿,有天空为背景的个体最受人们喜爱。 这个结果表明,多数居民偏爱经适当经营的自然型森林群落景观,因此今后在实现近自然化的城市森林群落类型的设计与经营中,需要充分的考虑这一点。 (3)通过对城市森林公园游客的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城市森林公园主要为当地居民服务;游客主要为中低收入人群,游憩费用低。调查的四个城市森林公园中,采石矶森林公园的使用频率最高。呼吸新鲜空气、随便逛逛/放松是调查的城市森林公园游客出游的主要目的。 综合分析各个城市森林公园的游客游憩行为的基本特征,通过相关性检验,得出闲暇时间多、距离公园近、去公园的频率就高;另外,来公园次数多的游客,每次在公园中停留的时间也相对较长。 (4)通过CRITIC客观赋权法对安徽省内城市森林公园的景观游憩功能综合评价得出采石矶森林公园的景观游憩功能指数最高,为0.34,其次是大蜀山森林公园0.30和神山森林公园0.29。采石矶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条件远远优于大蜀山和神山,除了优美的植物景观外,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景点的游憩吸引度较高。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
本文编号:2642230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芝琴;陈秋华;陈贵松;郑小敏;;城市森林游憩功能评价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和金牛山公园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11年03期
2 汤澍;周璐;;城市森林游憩区质量管理研究——以南京紫金山森林游憩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忠君;基于园林生态效益的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构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婷;郊野公园植物群落配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申书侃;北京市八家郊野公园植物配置与游憩功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郑丽英;基于游憩系统论的沈阳东陵郊野公园规划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4 胡晓静;呼和浩特市公园游人游憩行为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5 邓颖;长沙市居民城市森林游憩特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6 丁芹;日照奎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42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4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