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主客交往模式、影响因子及效应评判研究——以云南大理、丽江为例
发布时间:2020-04-28 23:00
【摘要】: 本文先在理论上研究了主客交往一般模式、主客交往的影响因子、主客交往效应评判,然后就大理、丽江进行了实证研究。 因为主客交往模式在效应上可分为正效应的、负效应的和中性效应的,所以主客交往效应的好坏与东道地主要的主客交往模式的类别就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主客交往影响因子中,各因子对主客交往机会与效应的影响在作用机制与影响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具体的影响程度还必须结合各因子在目的地的实际状况来分析。主客交往效应的好坏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客交往效应的综合评判可以让旅游相关人员,特别是决策者、管理者、规划者,从整体上把握主客交往状况的好坏,从而作出相应决策和采取相应措施。 实证研究中,就大理、丽江东道主一方的主客交往效应进行的多层综合评判,结果显示为“很满意”,说明大理丽江主客交往从东道主感知的角度来看是很满意的,而且满意度远远大于不满意度。从所选择指标来进行直接分析,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游客给目的地带来的其它变化满意度高,旅游就业情况方面满意度高,其次是社区关系变化方面满意度高。不满意的方面主要来自家庭生活质量变化方面(满意度不高),其次是游客对东道主和东道地的态度方面(满意度不高)。 除此之外,还与大理丽江主要的主客交往模式的类别属于正效应性质的交往类别有关。另外,结合分析主客交往各影响因子在大理丽江的作用机制以及各因子在大理丽江的存在现状来看,它们对大理丽江的主客交往机会和效应在大多数方面都是有利的,对主客交往效应产生了积极的意义。最后,大理丽江相对于旅游开发前的社会经济状况而言,已发生了巨大的而且是积极的变化,对这两个远离国内经济政治中心的市县来说,与未进行旅游开发前相比,旅游业给当地带来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地方形象提升是相当显著的,也是东道主最能感知到的。 最后,就大理丽江的主客交往现状及将来发展趋势,,作者指出要针对主客交往的诱发因子和各阻力因子、游客表现出的交往倾向、影响游客旅游经历感受的因素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设法克服主客交往障碍,努力创造良好的主客交往机会,关注社区福利,正确进行市场开发定位,以趋利避害,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图文】:
按具体行为表现分为八类进程模式。其中正效应主客交往进程模式类。这种进程并不总是从最初级的层次顺利发展到最高的层次,也高层次。主客当面接触时,最初只是示意,在这一层次如果交往欲因索阻碍,则会进入下一层次,即交谈,如果在交谈这一层次主客进一步发展的欲望,则会再进入下一层次,即入户(东道主家)参受险,则主客分离,交往进程中止于示意层次(即主客之间只是相呼语而己)。依此类推,强烈的交往欲望加上上一层次愉悦的交往状顺利进入到东道主热情邀请游客到家里做客、进餐、留宿和维持多应的主客交往情形下(即主客冲突等),主客交往进程短缩,只有示漠或敌意层次,结果要么是一方回避,要么上升到冲突层次(见图
得出结论:游客的旅游动机中,“交往.因此,如果东道地“强交往意愿”大的积极意义。示,游客中“强交往意愿”的比例达往意愿”(5.5%)的比例。所以从游客客交往机会与效应是有积极意义的。性?针对这一问题,作者进行了调查,之间的相关性,得‘一____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590
本文编号:2643953
【图文】:
按具体行为表现分为八类进程模式。其中正效应主客交往进程模式类。这种进程并不总是从最初级的层次顺利发展到最高的层次,也高层次。主客当面接触时,最初只是示意,在这一层次如果交往欲因索阻碍,则会进入下一层次,即交谈,如果在交谈这一层次主客进一步发展的欲望,则会再进入下一层次,即入户(东道主家)参受险,则主客分离,交往进程中止于示意层次(即主客之间只是相呼语而己)。依此类推,强烈的交往欲望加上上一层次愉悦的交往状顺利进入到东道主热情邀请游客到家里做客、进餐、留宿和维持多应的主客交往情形下(即主客冲突等),主客交往进程短缩,只有示漠或敌意层次,结果要么是一方回避,要么上升到冲突层次(见图
得出结论:游客的旅游动机中,“交往.因此,如果东道地“强交往意愿”大的积极意义。示,游客中“强交往意愿”的比例达往意愿”(5.5%)的比例。所以从游客客交往机会与效应是有积极意义的。性?针对这一问题,作者进行了调查,之间的相关性,得‘一____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59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汪侠;郎贤萍;;旅游主客交往研究进展及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2 高德兴;王琦;;试论民俗旅游中文化差异对主客交往的影响——以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陈娅玲;孟来果;;从旅游客主交互行为模式看西藏旅游和谐发展[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娅玲;不同文化群体来华游客旅游客主交互行为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文绍琼;大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治;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社区[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4 孟威;旅游主客交往理论基础与实证初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43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4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