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学成;;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远;熊康宁;肖时珍;;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研究进展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2 苏全有;韩洁;;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问题研究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石群;;西湖申遗成功的深层解读[J];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陈耀华;刘强;;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及保护利用[J];地理研究;2012年06期
5 薛松梅;;论原生态音乐歌种“花儿”的旅游开发[J];发展;2009年02期
6 陈享尔;蔡建明;;文化遗产原真性与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2年01期
7 刘旭玲;杨兆萍;谢婷;陈学刚;;喀纳斯世界遗产价值分析与保护开发[J];干旱区研究;2007年05期
8 王惠;;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实践模式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9 王金伟;韩宾娜;李勇;;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及其发展潜力研究[J];旅游论坛;2008年05期
10 冯明义;唐光辉;李巧义;邓小兰;林永坚;;古蜀道旅游价值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洋;;国内遗产旅游研究22年——《旅游学刊》反映的学术动态[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向岚麟;;国内世界遗产研究概述[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乔玮;;基于旅游系统特征的景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分析——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例[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慧媛;世界遗产地无形资产协同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范_";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程圩;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认知的中西方差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作志;滨海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木永跃;民族文化遗产管理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建谊;杭州余杭良渚文化旅游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炯翟;云南省镇雄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蔡朝双;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艳;中国世界双重遗产地武夷山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柏艺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1年
6 沈莺;都市遗产旅游开发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孙志练;河南省文化遗产价值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高燕梅;石林世界自然遗产旅游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锐;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的社区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绩效评价[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郑孝燮;加强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与防止“濒危”的问题(在2002.10.25“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研讨会”的发言)[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2期
3 吴必虎,李咪咪,黄国平;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J];地理研究;2002年05期
4 徐嵩龄;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管理体制改革[J];管理世界;2003年06期
5 陶伟;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00年05期
6 谢凝高;索道对世界遗产的威胁[J];旅游学刊;2000年06期
7 王兴斌;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模式的改革[J];旅游学刊;2002年05期
8 徐嵩龄;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之路——黄山模式评价及其更新(上)[J];旅游学刊;2002年06期
9 徐嵩龄;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之路——黄山模式评价及其更新(中)[J];旅游学刊;2003年01期
10 徐嵩龄;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之路——黄山模式评价及其更新(下)[J];旅游学刊;200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学成;陕西省申报世界遗产与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成;;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基于湖北省荆州市非遗保护的实证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武晓冬;;针灸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和措施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谷秋琳;;传统老字号的空间环境保护措施探讨——以西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4 童杰;;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27期
5 俞晓萍;;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及保护研究[J];特区经济;2010年01期
6 刘云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性回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王评;;绵阳地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现状调查及保护策略初探[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石少涛;;“节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辽宁省2009年开展的“节会”活动为例[J];学理论;2010年14期
9 万建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保存[J];新视野;2011年01期
10 杨海燕;王强;;试论宣传教育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新学术;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圣;;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2 谢晓波;;留存地方文化记忆——也谈图书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永金;信国洋;;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战略重点“闪光”[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唐思京;;论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A];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洪波;;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思考[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6 贾晓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个案[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隋维娟;;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苑焕乔;;文化生态视野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主要以京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A];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2010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10年
9 John Hurd;;在发展的时代保护建筑、考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10 刘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空间保护——以浙江省西塘古镇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晶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有望为“申报热”降温[N];西部时报;2011年
2 李群;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将严格控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3 记者 康桂君;心灵的守望[N];通辽日报;2008年
4 杨天军;华蓥滑竿抬幺妹风光成都国际非遗节[N];广安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静;非遗专家百感交集[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针灸京剧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记者 苏雄锋;漳州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炉[N];闽南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开创“宁波模式”[N];宁波日报;2008年
9 苏武天;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显著[N];张掖日报;2008年
10 记者 蒲兰;“成都的宝藏,也是世界的珍品”[N];成都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吴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欧阳正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9 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10 王伟;韩城古城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从风筝艺术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2 沈Y,
本文编号:2644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4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