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南模式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23:00
【摘要】: 新苏南发展模式下,苏南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乡村旅游、休假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但由于目前对于苏南地区的乡村旅游缺少系统的研究,其在发展中存在产品吸引力不够、社区参与不足、利益分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使得其面临发展瓶颈。机遇和挑战使得新苏南模式下乡村旅游产品如何设计、社区如何参与、利益如何分配等等成为了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课题。 本文以新苏南模式理论、新农村建设理论、社区参与理论、系统理论等为基础,对新苏南模式、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分析,并紧扣新苏南模式的内涵,研究了苏南发展乡村旅游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并通过实地考查和问卷调研,了解苏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苏南模式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和目标,通过对苏南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要素解析,构建了新苏南模式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就该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旅游的具体开发策略和发展过程应该注意的事项,并以华西村旅游发展作为实证分析。 本文最大的成果在于构建了新苏南模式下乡村旅游发展的一般模式:“一引、双驱、三动、四新”,即依托新苏南模式下的优势,在政府引导下,借助“经济+市场”的双重驱动,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区域互动、城乡互动,产业互动,实现工农业新科技、旅游产品新形式、社区参与新模式、农村新风貌,最终达到产业增效、和谐发展(城乡和谐、社区和谐、产业和谐、环境和谐等)、环境优化、农民增收的目的。另外本文还谈到了苏南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的问题,并从整体形象、品牌管理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图文】:
图3-7:游客对苏南乡村旅游各类优势的认同程度(5)存在的问题根据对游客的访谈和调查,52%的认为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乡村旅游资源本身存在地域同质化,再加上面向同类市场,经营模式单一,导致了相互之间简单模仿,近距离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此,有必要重视产品创新工作,,借助新颖的策划创意,将同质类的资源通过不同的包装区分开来,夸大特色,凸现优势,制造差异,打造主题鲜明、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4、游客对苏南乡村旅游的建议旅游者认为改进完善苏南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手段是让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展现乡
一一_一丰-一,。、------一一--一一一一百一1一去--------------一 一图3-7:游客对苏南乡村旅游各类优势的认同程度(5)存在的问题根据对游客的访谈和调查,52%的认为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乡村旅游资源本身存在地域同质化,再加上面向同类市场,经营模式单一,导致了相互之间简单模仿,近距离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此,有必要重视产品创新工作,借助新颖的策划创意,将同质类的资源通过不同的包装区分开来,夸大特色,凸现优势,制造差异,打造主题鲜明、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4、游客对苏南乡村旅游的建议旅游者认为改进完善苏南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手段是让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展现乡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312.111
本文编号:2711867
【图文】:
图3-7:游客对苏南乡村旅游各类优势的认同程度(5)存在的问题根据对游客的访谈和调查,52%的认为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乡村旅游资源本身存在地域同质化,再加上面向同类市场,经营模式单一,导致了相互之间简单模仿,近距离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此,有必要重视产品创新工作,,借助新颖的策划创意,将同质类的资源通过不同的包装区分开来,夸大特色,凸现优势,制造差异,打造主题鲜明、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4、游客对苏南乡村旅游的建议旅游者认为改进完善苏南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手段是让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展现乡
一一_一丰-一,。、------一一--一一一一百一1一去--------------一 一图3-7:游客对苏南乡村旅游各类优势的认同程度(5)存在的问题根据对游客的访谈和调查,52%的认为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乡村旅游资源本身存在地域同质化,再加上面向同类市场,经营模式单一,导致了相互之间简单模仿,近距离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此,有必要重视产品创新工作,借助新颖的策划创意,将同质类的资源通过不同的包装区分开来,夸大特色,凸现优势,制造差异,打造主题鲜明、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4、游客对苏南乡村旅游的建议旅游者认为改进完善苏南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手段是让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展现乡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312.11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叶琼秀;成都金龙长城景区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戴东建;吉首市乡村体育旅游开发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1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1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