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生态型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16:19
【摘要】: 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旅游城市的加快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投入到旅游城市的创建评比中。截止到2007年年底,我国已有306个城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现有优秀旅游城市的评比更多的关注旅游这一环节,对社会、经济、环境和旅游之间如何更合理的协调共生的关注度不是很高,这也导致很多旅游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社会和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型旅游城市已成为旅游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旅游学和城市地理学的原理,在综合分析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和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型旅游城市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生态型旅游城市的评价模型,确定了生态型旅游城市的四个评价等级:非生态型旅游城市、弱生态型旅游城市、生态型旅游城市和优秀生态型旅游城市。以杭州、武汉、厦门、青岛、深圳为案例城市,运用静态比较分析法和动态比较分析法,对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取五城市2007年指标数据为依据,静态分析的结果:武汉是弱生态型旅游城市,杭州、厦门、青岛、深圳是生态型旅游城市;取2003~2008年杭州市的指标数据为依据,动态分析的结果:杭州市从2005年起已经成为生态型旅游城市,且评价的综合得分基本上是呈上升的趋势,这反映出杭州市建设生态型旅游城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两种实证分析的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相符,这也反映出该指标体系是合理的。该指标体系对生态型旅游城市的评比和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99.2;F592;F205;F224
【图文】:

城市生态化,青岛,武汉


图5.2五城市城市生态化水平综合得分比较合上述图表比较可以看出:经济生态子准则层中,深圳市得分最高,杭州、青岛、厦门和武汉。其中,深圳市在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和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余方面五城市相差不大,但武汉市在农民人位GDP能耗和水耗上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环境生态子准则层中,厦,其余依次为:青岛、杭州、武汉和深圳。深圳市在城市水功能区水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上与其余四城有一定差距。社会生态子准则层依次为:杭州、深圳、厦门、青岛、武汉。城市生态化水平综合得分比较分析图上可以看出:得分从高到低依次门、青岛、深圳和武汉。这反映出杭州市在建设生态城市上领先于其从得分上看,五座城市在建设生态型旅游城市上都具有较好的城市生要建设优秀的生态型旅游城市,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管理和城市经化等方面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方面,指标的选取标准值主要来源于国内发达地区

准则,城市生态化,青岛,杭州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 5THESIS图5-1五城市城市生态化水平子准则层综合得分比较 0.6 0.45 0.3 ---一 一骼 骼黔 ___日日 ...1---黔黔一 一 一 一 ;;;羹羹 羹 羹 羹 羹 羹 羹羹羹 羹 缨 缨缨缨犷一一黔 ---iii犷犷凳凳 }}}】…_「 「蓬 蓬 lll黔黔 {{{{{{{{{{{{{{{{{{{{{iiiiiii鬓鬓鬓 鬓黔 黔 lll黔黔 !!!黯 黯 lll{{{ {{{{{{{{{{{{{{{{{{{{{{{ {{{{{{{{{{{{{{{{{葬 葬 葬 葬 葬 葬葬 葬 葬 ‘ ‘ ‘ ‘ ‘ ‘‘终终 终 圃城市生态化水平综合得分 0.15武汉厦门青岛深圳杭州图5.2五城市城市生态化水平综合得分比较综合上述图表比较可以看出:经济生态子准则层中,深圳市得分最高,其余依次为:杭州、青岛、厦门和武汉。其中,深圳市在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余方面五城市相差不大,但武汉市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单位GDP能耗和水耗上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环境生态子准则层中,厦门市得分最高,其余依次为:青岛、杭州、武汉和深圳。深圳市在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上与其余四城有一定差距。社会生态子准则层中,得分高低依次为:杭州、深圳、厦门、青岛、武汉。从城市生态化水平综合得分比较分析图上可以看出: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杭州、厦门、青岛、深圳和武汉。这反映出杭州市在建设生态城市上领先于其余四个城市。从得分上看,五座城市在建设生态型旅游城市上都具有较好的城市生态化基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宏娟;李新一;李建龙;姜涛;;构建环境友好生态型家庭的指标体系及其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年02期

2 王丽娟;;我国西北地区建设生态型城镇的SWOT分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年12期

3 蔡玉龙;;射阳县推行生态型施肥技术[J];农家致富;2017年03期

4 项威;;试论丽水山区生态型小城镇建设[J];农业与技术;2014年01期

5 李润瑶;;我国生态型住区现状调查[J];山西建筑;2014年13期

6 王勇强;;生态型校园植物造景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04期

7 彭凌云;刘全飞;;浅议高校图书馆生态型服务[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14期

8 江国良;谢红江;陈栋;胡海林;余国清;孙淑霞;李靖;彭春华;;枇杷在四川不同生态型区的生态适宜性研究与应用[J];中国南方果树;2010年03期

9 周书有;生态型果园的开发和建设[J];河南农业;2005年05期

10 陈佐平,汪涛,潘学锐;施用不同比例生态型肥料对茎瘤芥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占东;何启伟;王翠花;康静;吴春燕;;不同生态型大白菜主要风味物质的初步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胜男;冯蕊;;浅析我国生态型小城镇建设的机遇与挑战[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李伟;华祖林;戴本林;李莎;王振昌;;绿色生态型港口指标体系与建设模式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4 王安民;谢永平;;信息时代的学习型组织演化——生态型组织[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张秀芳;史建民;;浅析发展优质农产品的困境与路径——兼析发展优质农产品对建设生态型新农村的意义[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6 季昆森;;关于生态型城镇建设的探讨[A];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全国首届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方创琳;刘海燕;张蔷;乔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型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刘兰芬;;“生态型领导”模式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A];构建和谐社会与领导科学创新——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尚军义;;复旦Ⅰ号生态型制剂的应用效果初报[A];第七届全国肥料双交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滨凡;王立海;;森林生态型单轨车稳定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2 现代林业技术装备创新发展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昊;贾跃亭:乐视要成为生态型公司[N];经济观察报;2015年

2 记者 黄鸿华;打造生态型科技新区[N];汕头日报;2018年

3 郎蓉倩 本报记者 徐举;建设北黄海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城市[N];大连日报;2016年

4 巅峰智业 王铭慧 李家杰;山水生态型乡村旅游发展的乡愁之路[N];中国旅游报;2016年

5 记者 张雷 姜月平;做到“规划最佳机制最活政策最优效率最高成果最好” 致力打造一座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新城[N];九江日报;2017年

6 ;把握历史方位 加快赶超发展 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N];湖州日报;2017年

7 ;代表继续审议市党代会报告[N];湖州日报;2017年

8 陈伟俊;把握历史方位 加快赶超发展 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N];湖州日报;2017年

9 记者 徐斌姬;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N];湖州日报;2017年

10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刘文俭;重点推进生态型科技小镇建设[N];青岛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婵;东北草原两个生态型羊草趋异适应特性及其进化机理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波;生态型行业协同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张喜文;基于集体智慧的生态型企业协同进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滨凡;森林生态型单轨运输设备安全稳定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5 江国良;枇杷在四川不同生态型区的生态适宜性及调控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6 何冰;东南景天对铅的耐性和富集特性及其对铅污染土壤修复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孙验玲;拟南芥不同生态型响应盐胁迫的自然变异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王泓;本土和入侵生态型乌桕对全球变化主要因子的响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9 宋煜萍;生态型区域治理中地方政府执行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杨蕾;生态城市建设作用机理与模拟仿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红;生态型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羿伯;生态型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杨海星;生态型港口建设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陶雨婷;甘蓝型油菜不同生态型分子预测模型的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5 王晶;生态型农村社区资源逆吸纳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6 许飞飞;不同生态型蜈蚣草砷吸收差异特征及其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7 张宝懿;两种生态型羊草叶绿体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年

8 李润瑶;生态型住区规划的控制性指标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9 冯康会;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10 张秀波;黑龙江省生态型城镇建设的公共政策体系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14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14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c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