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传统与现代—民族旅游业开发中的泼水节

发布时间:2020-06-15 14:09
【摘要】: 提到“泼水节”,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傣族,可以说泼水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傣族及其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成为人们了解傣族文化的“窗口”。然而,随着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不断侵入,傣族文化的这扇“窗口”也无形中吸收着外来文化的因子,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民族旅游开发已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受到民间、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追捧,并成为一些地方经济的增长点、助推器。然而,事实证明,民族旅游业开发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传统的节日文化也难逃此劫。为了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和吸引游客的兴趣甚至猎奇心理,节日文化中某些本质的和基础的东西逐渐被隐藏、淡化甚至消失。民族旅游业能够迅速发展,正是依托着当地独特的民俗、民风和文化特质。然而,当某一天这些依托的资源已不存在,这些地方已没有异于别地的独特之处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即将走到尽头。 本文以傣族泼水节的节日文化为研究个案,结合泼水节节庆活动的不同程式,来解读民族旅游业开发中泼水节这个传统节日的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的变迁,并思考和探讨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更好思路。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导言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关于傣族和泼水节研究的梳理以及 本论文的田野调查过程、所运用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从泼水节的起源和传说着手,介绍泼水节的相关背景。泼水节即傣历新年,它起源于印度,曾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后随着小乘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逐渐盛行起来。笔者认为泼水习俗曾与古代中原地区流传的“祓禊”仪式和“泼寒胡戏””有关,但是这种习俗却最终没有在中原地区保留下来,笔者具体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得出傣族地区有着适合的物质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最后,笔者以流传在东南亚地区的神话为文本,详细分析了神话所包含的内涵和二元结构模式。 第二章围绕泼水节的节庆活动,从传统意义上的庆祝方式谈起,描述了市里、村落以及傣族园三种不同的庆祝程式,展现了不同的权力场域中,民间力量与政府或官方力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小传统与大传统互动的过程。笔者认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现代化的进程,改变了传统的权力格局。 第三章从节庆活动、文化内涵以及社会功能三方面,对泼水节的节日文化变迁进行了具体解析,从而详细窥探民族旅游业给泼水节所带来的影响。变迁是文化发展的必然,文化的变迁可由内部结构的改变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引起。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一种外部力量,促进了泼水节节日的变迁,使之无论是外在的物质层面,还是内在的精神体系都发生很大变化。 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笔者认为旅游业逐渐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而泼水节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资源,受到民间、政府、商家等社会各界的追捧。同时,民族旅游业的发展,给泼水节带来很大影响。在促进文化保护的同时,也导致其变异和重构。因而,笔者提出了在民族旅游开发中,保护传统文化的一些思路,以及探索民间和官方在民族文化层面上如何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92.1;F59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春媚;;转型时期的传统文化与再创造——以傣族泼水节为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兵;大理白族三月街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

2 龚曼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的对接[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沁;从传统范式到现代转型[D];南京大学;2012年

4 范宁;当代德宏泼水节形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4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14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1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