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00:25
【摘要】: 地质公园是伴随着二十一世纪的曙光才诞生的新事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而创建的一种公园形式。自创建以来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同,并飞速发展。但与之相匹配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各种实践带有较大的盲目性。我国地质公园的理论研究对地质遗迹科学价值的普及地质公园开发模式的等方面的研究还比少,特别是在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基础性研究—地质多样性的理论研究极少。本文结合国内外探讨地质多样性保护文献与国内生态旅游的现状,运用环境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管理学以及旅游市场学等相关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座谈法、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地质多样性的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地质多样性的价值与功能、多样性指数、地质多样性与旅游开发两者之间的关系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生态化旅游是实现生态旅游的最佳方式;同时并以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作为具体案例,提出了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策略,设计了生态门票、文化衫、拐杖等旅游产品,建议社区参与管理模式及对地质公园的科普教育进行探讨,促进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592.7
【图文】:

公园,武陵源,地质,管理规定


地质公园这个词语我国最早出现在1985年。1985年n月原地矿部在开了“首届地质自然保护区区划和科学考察工作会议”,与会代表考察了风景区,鉴于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质地貌景观独特优美,提出建立“武陵源质公园”的建议,在国内形成一定影响[4]。1987年7月地质矿产部以987)3n号文下发的《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规定(试行)的通知》中,公园作为保护区的一种方式提了出来[51。1995年5月地质矿产部颁布了遗迹保护管理规定》[3”],更进一步以条文形式把地质公园作为地质遗迹的一种方式列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1999年以前建立的86处地质自然中(其中国家级12处),没有一处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1999年联合国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计划”(UNEsCOGeoParkProgr~)的提出,对中国质公园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后中国大量地质公园建立并开园,内旅游目的地建设和相关机构研究的热点。

分布图,织金洞,景区,自然条件


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交通位置及景区分布图5.3.1.2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公园区位于贵州西部高原山区,在乌江卜游鸭池河及其两大源流六冲河与三岔河的环抱之间,海拔900一1500m。区内地貌以岩溶峰从、岩溶盆地和深切河谷为主体。岩溶盆地内多丘陵,有岩溶湖泊、涌泉、孤峰和残丘分布。盆地与峰丛的过渡带内常有孤峰、石柱、峰林等地貌分布。在深切河谷附近则多有大型岩溶漏斗(天坑)、箱状峡谷、暗河、大生桥、穿洞等地貌分布。地下溶洞在区内分布较多。气候:本地区属亚热带高原气候,因受太平洋季风影响,四季分明。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4.1℃,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及22.5℃,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孔祥丽;过辉;任新明;;江西明月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宏超;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石林景区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2 李文燕;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叶朝坤;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5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15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e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