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中原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6 23:48
【摘要】: 在城市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群建设形成一股热潮,城市群旅游也迅速兴起并发展。中原城市群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目前又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点。随着旅游者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原城市群当前的旅游空间结构已经不能为其带来更广阔的旅游发展空间。深入分析中原城市群的旅游空间结构,寻找中原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科学路径,这将促进中原城市群整体旅游形象提升、旅游产业要素合理配置、旅游资源有效整合、旅游市场互动共享、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一旦形成整体竞争优势,中原城市群的旅游竞争力将得到提升,带动河南旅游的发展,并且将和武汉大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一起成为中部旅游腾飞的骨干支撑点。 本文首先从寻找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要素出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系统理论、增长极等理论,探索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其次,从文化属性、旅游资源和产品、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中心地、旅游交通方面对中原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并找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阻滞因素。最后,认为中原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应从中原城市群旅游形象的定位及推广、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设计、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发展空间的拓展、政府协调机制的构建等方面进行。 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并简要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还对相关概念进行解读。第二章,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及演变。本章介绍了相关理论,提出旅游空间结构的要素和模式,并分析了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第三章,中原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分析。对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探讨了其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进程,并对中原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第四章,中原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本章在对优化的阻滞因素、优化的内涵与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原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第五章,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592.7
【图文】:

布局图,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布局图


区、86%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5%的世界地质公园,体现了中原城市群旅游在河南省旅游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中原城市群内部,在中原城市群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资源分布也不平衡(见图3一1和表3一4)。其中较高级别的主要旅游资源集

收入统计,国内旅游,河南省,河南


图3一河南省2001一005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统计资料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02一2006从图3一2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河南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逐年增长(2003年“非典”除外),这与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和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是分不开的。在到访河南的国内游客构成中,以省内游客居多,这

国内旅游,中原城市群,统计图,单位


在中原城市群内部,由于社会经济基础、旅游资源状况、区位、交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各市国内旅游发展状况体现了这一点,从图3一3和图3一4可以看出,总体上,各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都是逐年增加,旅游业稳定向前发展,但是,各市国内旅游发展不平衡,具有明显的层次性。2003年以来,无论是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还是国内旅游收入,郑州、洛阳两市都遥遥领先,其次是开封、焦作二市,再次是平顶山、新乡,而许昌、深河、济源排名最后。2003年以来的连续四年中,各市的国内旅游排名顺序变化不大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金金;基于旅游流集散的韶山景区空间结构优化探析[D];湘潭大学;2011年

2 宋玲;上海城郊旅游时空分异及其优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44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44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9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