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08:31
【摘要】: 天祝县境内民族众多,除藏族外,影响最大的是土族。本文以史料为基础,选取朱岔土族村为切入点,通过田野调查所得的资料为佐证,分三部分探讨了天祝土族的民俗特点及成因,并对其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设计。第一部分以史料为基础,从历史发展和民族演变的角度探讨了天祝土族的族源及变迁,分析了天祝土族在藏族包围下得以保留、发展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天祝土族的民俗文化。通过对其民俗文化的阐述来分析、研究天祝土族与青海土族的不同之处,说明天祝土族所表现出的特征是具有更多的融合性与多元化。第三部分作者在对天祝县现有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及梳理的基础上,将现有旅游资源与朱岔土族村的民俗资源相结合,提出了对其旅游开发的设想,确定其主题形象应该是开放型原生态民俗文化村,并提出了实行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作者认为旅游活动能使当地群众重新发现和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自觉保护本民族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7
本文编号:2756248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子艾;民俗文化调查中的理论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2 宗雪飞;土族传统体育及其对土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樊胜利;甘肃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保障体系探微[J];甘肃科技;2004年12期
4 周尚意,范丽娜;中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浅探[J];国土经济;2001年02期
5 金锋;;甘肃民俗旅游发展初探[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吴正彪;民族调查研究中的视角定位与实践[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3期
7 董莉莉,杨文棋;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8 张海燕;;论天祝土族刺绣的艺术价值及其商业开发[J];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王祥玉;试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10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756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5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