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规划理论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研究及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0-07-17 06:33
【摘要】:由于我国生态旅游规划开展的时间不长,生态旅游规划大多沿袭传统旅游规划思路,生态旅游理念体现得不深入,规划原理和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深化。随着生态旅游市场的逐渐火爆,我国生态旅游区建设发展非常迅速,受传统旅游规划方法的限制,生态旅游区规划建设中出现了不协调因素,其中游道设计可不合理性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表现在游道设计大型化倾向严重、人工建设痕迹明显、过多的引入机动车辆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游道线路选择造成了新的生态割裂、游道设计不能与功能分区有机结合在一起等。 本研究借鉴了在欧洲及北美地区研究发展已有近五百年历史、现已成为该区域最流行的规划方式的绿色廊道规划原理与方法,将绿道规划中注重生态链接、注重廊道生态景观的设计、注重降低人为干扰、注重社区参与及社区利益等思想理念引入到生态旅游规划中来。在对绿道规划与生态旅游规划同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把绿道规划中连接需求性分析、潜在需求连接区域分析、潜在连接性资源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可到达行分析、廊道的确定等规划步骤有机的融入到生态旅游规划中,有效的将生态旅游规划中游道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游客游览线路选择、生态旅游区功能分区、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以及游道景观设计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本研究通过将绿道规划原理和方法结合到生态旅游规划中来,并结合对黄桑生态旅游区实例分析,较好的解决了生态旅游规划中游道设计非生态化、美学化和环境保护问题,大大增强了生态旅游功能分区的科学化、游道设计的生态化、游道景观的美学化、社区参与的普及化以及对遗产资源保护的多元化,使生态旅游朝着更加生态、和谐的方向发展,最终走向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592
本文编号:2759105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59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军;可持续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蒋丽媛;风景名胜城市绿地系统规划[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3 朱勇学;佛教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4 张笑笑;城市游憩型绿道的选线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59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59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