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监测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5 17:00
【摘要】: 目前我国对于旅游遗产地监测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 文章系统的总结了遗产监测标准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最新进展,对遗产地旅游的理论和遗产监测的发展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四川省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和专家的访谈,提出了50个旅游遗产监测指标。然后对四川省旅游遗产地进行实地调查,获取并整合了相关研究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旅游遗产监测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由环境、经济、社会三个主题构成,下设8个子主题,即生态环境、景观资源、协调程度、旅游效益、环保投入、内部管理、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将50个指标分别划入其中。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结合景区目前的最佳实践和专家的意见,对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建立了旅游遗产监测的标准,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旅游遗产监测评估模型。 最后将旅游遗产监测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模型应用于四川省峨眉山风景区,对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山风景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峨眉山风景区在某几个方面得分较低,在保护方面仍然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并提出了旅游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应协调风景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发展,建立完善的风景旅游资源保护体系,促进风景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P942;F592
本文编号:2781777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P942;F59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姜录录;生态旅游区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闫金强;我国建筑遗产监测中问题与对策初探[D];天津大学;2012年
3 张正模;环境监测系统在莫高窟保护与利用中的建立[D];兰州大学;2012年
4 张月超;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5 赵宁;城市边缘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规划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6 沈丹辉;旅游景区实景舞台剧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1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8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