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青岛市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2:16
【摘要】: 本文从观光农业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开发类型等基础理论探讨入手,分析了青岛市开发观光农业旅游的若干条件,指出青岛开发观光农业旅游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通过对青岛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研究,文章总结青岛观光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总体布局“多而散”,既无群体优势且开发整体协调性差。 2、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处于低级开发阶段,产品类型少,开发层次低。 3、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客源不稳定,尚未真正挖掘市场。 4、个别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人工雕琢痕迹明显,有悖于生态旅游主题思想。 之后,作者对目标市场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以进一步明确目标市场需求偏好,掌握供需之矛盾所在。在现状分析及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文章指出青岛市观光农业旅游开发应该首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布局 将青岛市各区、市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各地距离青岛市区远近和通达性及现有基础和农业资源条件,提出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的扇形地域布局模式。 2、重视产品项目设计 论文分析认为青岛市应重点开发参与体验型、现代农业展示、教育、示范型和休闲度假型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注重项目创意设计,并提出构建观光农业旅游“向心系统”产品开发思路。 3、通过市场分析及定位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4、确保观光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592.7
【图文】:

态度,状况,青岛市


o一5050一sd50一100100以上(公里)图4一l、空间距离选择样本中,青岛市居民对城市周边休闲旅游地的选择有54.7%(105人)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郊区50公里范围内,另有巧.6%(30人)、18.8%(36人)分别选择了郊县50一80公里和80一100公里范围,选择100公里范围内的占总数89.1%,这与许多学者对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地空间的研究结果颇为吻合。由于目前中国城市居民平均经济收入还不足以支撑长距离、多目的地或长滞留的出游方式,因此城市居民在选择乡村旅游地时具有明显的趋近性(吴必虎.20Ola)。中国乡村旅游地在城市周边的分布规律总体上呈距离衰减趋势,城市郊区型乡村旅游地主要分布在距一级客源市场100公里范围内,具体有30公里和80公里两个分布密集带(2002.吴必虎)。对于青岛市民的调查表明青岛市民对城郊旅游地的选择也基本上呈距离衰减。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凌蓝;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2 石辉新;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梁轶;承德西山百果庄园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4 肖静;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兰海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娜;都市农业与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宋妮;长江三角洲地区休闲农庄的发展和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陈辉;汉中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世鹏;休闲农业和休闲农业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瑞芳;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3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93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8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