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区域整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7 12:26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逐渐出现多层次、个性化的文化特征,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要求越来越高,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时尚的旅游项目。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 道家、道教文化蕴含深刻而广博的思想内涵,承载了众多的华夏民情风俗,它所表现的特殊宗教礼仪,所产生的增福延寿功能,所体现的“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和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切永久地吸引着人们。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现代旅游业竞争已从景点景区竞争发展到线路竞争、城市竞争,直至目前的区域竞争。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可以实现地区间良性互动,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的破坏性消耗,追求双赢或多赢,促进区域旅游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共赢的旅游协作网络,增强区域旅游的竞争力。 河南省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其道教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特色突出,但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没有形成强大的优势性的旅游产业。原因在于对道教文化旅游的重视程度不够,产业发展质量不高,旅游资源和产品整体形象不够突出,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等。在这一背景下,借鉴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学、资源整合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大旅游理论等,通过对资源整合条件分析,提出旅游整合开发的思路构想和推进措施,以期对该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所裨益。 全篇论文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首先对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进行了背景分析,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设计。 第二部分:研究述评。在关于旅游资源整合研究文献收集的基础上,对关于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述评。 第三部分:理论基础。探讨了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内涵、必要性和原则,并对区域旅游整合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道家、道教的区别与联系,详细介绍了道教的起源、发展、演变的历程及其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第四部分:道教文化旅游开发与其现实意义。探讨了道教文化与旅游文化的关系,并介绍了道家、道教文化可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 第五部分:河南省道教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的SWOT综合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南省道教旅游业内部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便详细了解河南省道教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为对其整合奠定基础,以便于更好地探索河南省道教旅游业发展的途径。 第六部分:河南省道教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研究。提出河南省道教旅游资源整合的构想,以及这种构想的推进措施。 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概括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今后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也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河神庙。河南省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面广,资源丰密度好。从图5-2 可以看出,道教旅游资源在河南省的分布大体呈北部密集,南部较少的态势,且黄河两岸资源密集。王屋山、北邙山、嵩山等洞天福地多在西北部,而道家、道教的文化名人故里多集中在周口、商丘地区。这些道教景点中自然、人文景观共存,资源组合较好。正因为道教旅游资源在河南分布较为集中,便于对其进行分类、重组、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带,有利于对外整合营销,形成强大的资源吸引力,将河南道教的潜在文化优势体现出来。
图 5-3 河南省交通图5.1.5 市场优势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的增多,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人们对文化的追求,特别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探源寻根之心及对世界异域文明的渴望探求之情日益强烈。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深玄奥的教义、丰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遗存,可以满足人们追求朴素纯真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的需求,因此市场潜力巨大。道教本身在国内外、海内外都有大量的信徒,河南省道教文化资源对这些信徒具有极强的吸引力。5.1.6 基础设施良好,接待能力增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交通、住宿、餐饮、信息、商业、娱乐等基
图 6-1“沿黄道教文化探源游”旅游资源分布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道教在河南的发源过程基本也是沿着黄河进行的循着这条沿黄道教文化探源游线路,可以体验道教在河南,甚至在中国的产生发展历程。两千年前老子在函谷关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这部蕴涵丰富的著作对世影响很大,并成为了道教的经典。为了纪念这件事,后人便在老子著经的地
本文编号:2820714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也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河神庙。河南省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面广,资源丰密度好。从图5-2 可以看出,道教旅游资源在河南省的分布大体呈北部密集,南部较少的态势,且黄河两岸资源密集。王屋山、北邙山、嵩山等洞天福地多在西北部,而道家、道教的文化名人故里多集中在周口、商丘地区。这些道教景点中自然、人文景观共存,资源组合较好。正因为道教旅游资源在河南分布较为集中,便于对其进行分类、重组、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带,有利于对外整合营销,形成强大的资源吸引力,将河南道教的潜在文化优势体现出来。
图 5-3 河南省交通图5.1.5 市场优势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的增多,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人们对文化的追求,特别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探源寻根之心及对世界异域文明的渴望探求之情日益强烈。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深玄奥的教义、丰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遗存,可以满足人们追求朴素纯真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的需求,因此市场潜力巨大。道教本身在国内外、海内外都有大量的信徒,河南省道教文化资源对这些信徒具有极强的吸引力。5.1.6 基础设施良好,接待能力增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交通、住宿、餐饮、信息、商业、娱乐等基
图 6-1“沿黄道教文化探源游”旅游资源分布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道教在河南的发源过程基本也是沿着黄河进行的循着这条沿黄道教文化探源游线路,可以体验道教在河南,甚至在中国的产生发展历程。两千年前老子在函谷关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这部蕴涵丰富的著作对世影响很大,并成为了道教的经典。为了纪念这件事,后人便在老子著经的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新;基于生态链的道教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刘陶;道教养生文化旅游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0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20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