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红色旅游综合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15:16
近年来,红色旅游因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亮点,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红色旅游却面临着开发观念落后、资源利用率低、开发形式和产品单一、缺乏参与和体验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红色旅游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在旅游消费观念日益提高和体验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亟需应用新的理念来重新设计红色旅游的开发策略。 赣州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圣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摇篮和东江发源地。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构建“两型社会”的大好环境下以及对海西经济区和红色旅游发展大力扶持的政策下,赣州市应该准确把握时机,转变开发理念,创新开发思路,以红色旅游开发为核心,构建红色旅游综合开发的模式和结构体系,指导和促进赣州红色旅游的发展,进而促进赣州旅游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分为七部分内容: 第一、二部分从红色旅游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入手,结合国内外对相关领域的研究,通过红色旅游和旅游开发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介绍,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第三部分是对赣州市红色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对赣州市红色旅游开发基础和现状的分析与评价,探讨了赣州市实行红色旅游综合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核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和原则为基础,探讨了适合赣州市红色旅游综合开发模式的选择和构建。本文认为对红色旅游进行综合开发,必须建立在对资源和市场深入调查和评价的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动力,以结合、融合、整合和联合为手段,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的方式加大对红色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文化和管理体制各方面的创新,促进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第五部分以综合开发模式为基础,提出了赣州红色旅游综合开发的一些创新性思考,为红色旅游的综合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第六部分为赣州红色旅游综合开发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文章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本文认为,红色旅游作为一项重要而极富特色的旅游形式,必须准确把握机会,紧跟时代潮流,在对区域资源和市场深入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创新思路,构建适合各红色旅游地区的综合开发模式,实施综合开发,以促进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一—铁路运河例图图3一1赣州市区位作为江西的南大门、广东实施北拓战略的要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旅游核心区,赣州在承接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与珠三角、海西经济区实现市场对接、产业对接、基础设施对接、机制对接方面均具有先天的经济地理优势。赣州市交通网络较为发达。近年来,赣州市加大了对交通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已经初步形成由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组成的立体交通网(图3一2,表3一l)。l9
即以瑞金、兴国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区,以章贡区为中心的城市中心旅游区、陡水湖区域生态旅游区和以龙南为中心的客家文化旅游开放带(表3一7,图3一3)。表3一7赣州市“三区一带”区域范围与区域特色板块名称城市中心旅游区以瑞金为中心的红色旅游区陡水湖区域生态旅游区客家文化旅游开放带区域范围区域特色市区、赣县、南康、于都*、兴国*、信丰瑞金、兴国、宁都、石城、会昌崇义、上犹大余、全南、龙南、定南、安远、寻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品位高,资源分布集中。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优良,是旅游休闲的胜地。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建筑、古民居、客家文艺和客家美食。*于都、兴国由于自身特色的两重性,在功能上有双重性,既是红色旅游区的组成,又有部分属于城市中心旅游区。资料来源:据《赣州市2005一2020年赣州市旅游规划》和相关资料整理。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赣州市旅游取得了新的突破,不论是旅游接待量还是旅游收入都得以显著提高(图3一5)。据赣州统计局统计,仅2009年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赣州市共接待红色旅游游客35.54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10179.6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3.glryo和24.98%。图3一5赣州市2000一2009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资料来源:根据赣州市统计年鉴2009和赣州市统计局资料整理.为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赣州市加大了对红色旅游的开发力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大大增强。目前,赣州加大了对通往各景区的道路的改建力度,实现景区内各条道路畅通。各景区(点)配套服务设施日益健全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37945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一—铁路运河例图图3一1赣州市区位作为江西的南大门、广东实施北拓战略的要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旅游核心区,赣州在承接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与珠三角、海西经济区实现市场对接、产业对接、基础设施对接、机制对接方面均具有先天的经济地理优势。赣州市交通网络较为发达。近年来,赣州市加大了对交通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已经初步形成由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组成的立体交通网(图3一2,表3一l)。l9
即以瑞金、兴国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区,以章贡区为中心的城市中心旅游区、陡水湖区域生态旅游区和以龙南为中心的客家文化旅游开放带(表3一7,图3一3)。表3一7赣州市“三区一带”区域范围与区域特色板块名称城市中心旅游区以瑞金为中心的红色旅游区陡水湖区域生态旅游区客家文化旅游开放带区域范围区域特色市区、赣县、南康、于都*、兴国*、信丰瑞金、兴国、宁都、石城、会昌崇义、上犹大余、全南、龙南、定南、安远、寻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品位高,资源分布集中。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优良,是旅游休闲的胜地。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建筑、古民居、客家文艺和客家美食。*于都、兴国由于自身特色的两重性,在功能上有双重性,既是红色旅游区的组成,又有部分属于城市中心旅游区。资料来源:据《赣州市2005一2020年赣州市旅游规划》和相关资料整理。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赣州市旅游取得了新的突破,不论是旅游接待量还是旅游收入都得以显著提高(图3一5)。据赣州统计局统计,仅2009年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赣州市共接待红色旅游游客35.54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10179.6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3.glryo和24.98%。图3一5赣州市2000一2009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资料来源:根据赣州市统计年鉴2009和赣州市统计局资料整理.为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赣州市加大了对红色旅游的开发力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大大增强。目前,赣州加大了对通往各景区的道路的改建力度,实现景区内各条道路畅通。各景区(点)配套服务设施日益健全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魏丽君;孙虎;;长治市旅游资源及功能分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2837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37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