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锁吉祥寓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05:35
中国古锁自近代被西方传入的弹子锁取代以后,一直以来仅以文化碎片的形式散落于民间,少人问津,已处于消逝的边缘。本文在重新收拾和整理这些文化碎片的基础上,着重从设计的角度对古锁文化进行了考察,并对古锁的吉祥寓意做了一定深度的发掘。 本文的前两章对古锁发展、分类与结构作了基本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锁技术发展的限制做了分析。第三章从古锁的艺术风格入手,研究并得到古锁造型与装饰的主要特征——吉祥寓意表现。第四章结合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对古锁的吉祥寓意及其在造型和装饰上的表现做出具体的分析总结。第五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古锁的吉祥寓意对今天锁具造型设计的作用和启示,并以此为基础做了设计提案。在第六章后续性研究中,进一步探讨了继承和发扬古锁文化对今天的作用和意义。
【学位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J529;K892
【部分图文】:
为了叙述的方便和符合人们理解习惯,在说到具体锁具时大多沿用了民间传统的名称;2、因为不同的收藏家和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造成了不同资料的名词术语和相关概念之间差别较大,在后面的章节中,根据研究的需要,笔者从古锁技术功能与造型的关系和古锁的艺术风格特征两个角度对中国古锁进行了大的分类,分类名称以通俗、简易为原则。研究切入点的探寻锁具是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具,它的产生源于人们心理上对安全的需要。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严鸿森教授在他的著作《古早中国锁具之美》中,曾说到了古锁的起源:“原始社会的人类过着穴居的生活,为了安全起见,有时推动巨石挡住洞口,防备野兽的侵袭。”“重石封穴”可说是人类使用的最早、最直接的安全装置之一(如图0一3)。另外,“人们还会用木石制成的猛虎凶兽形状悬挂在门上,或画些符咒图案放在「1前用以吓退野兽和来犯者。”这些图案和符咒并不具备直接阻挡外来者的功能,而是主要起到对外来者的一种心理上的恐吓。这一类的图腾形象在后来的石辟邪、石狮等吉祥物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古锁辟邪攘灾的功能大概就是发源于此(如图0一4)。在后来的发展中,这种带有象征性的装饰传统一直延续下来。
木锁(外)图1一3木锁(内)
民间的称谓还有“三簧锁”、“撑簧锁”、“枕头锁”等。典型的广锁为铜质簧片构造挂锁,正面呈“凹”字状,断面一般上端呈三角形,下端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如图1一4、图1一5)。图1一4铜广锁明清图1一5铜厂锁清代广锁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各有变化:明代以前的广锁,其端面呈圆形,锁身为圆柱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75968
【学位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J529;K892
【部分图文】:
为了叙述的方便和符合人们理解习惯,在说到具体锁具时大多沿用了民间传统的名称;2、因为不同的收藏家和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造成了不同资料的名词术语和相关概念之间差别较大,在后面的章节中,根据研究的需要,笔者从古锁技术功能与造型的关系和古锁的艺术风格特征两个角度对中国古锁进行了大的分类,分类名称以通俗、简易为原则。研究切入点的探寻锁具是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具,它的产生源于人们心理上对安全的需要。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严鸿森教授在他的著作《古早中国锁具之美》中,曾说到了古锁的起源:“原始社会的人类过着穴居的生活,为了安全起见,有时推动巨石挡住洞口,防备野兽的侵袭。”“重石封穴”可说是人类使用的最早、最直接的安全装置之一(如图0一3)。另外,“人们还会用木石制成的猛虎凶兽形状悬挂在门上,或画些符咒图案放在「1前用以吓退野兽和来犯者。”这些图案和符咒并不具备直接阻挡外来者的功能,而是主要起到对外来者的一种心理上的恐吓。这一类的图腾形象在后来的石辟邪、石狮等吉祥物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古锁辟邪攘灾的功能大概就是发源于此(如图0一4)。在后来的发展中,这种带有象征性的装饰传统一直延续下来。
木锁(外)图1一3木锁(内)
民间的称谓还有“三簧锁”、“撑簧锁”、“枕头锁”等。典型的广锁为铜质簧片构造挂锁,正面呈“凹”字状,断面一般上端呈三角形,下端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如图1一4、图1一5)。图1一4铜广锁明清图1一5铜厂锁清代广锁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各有变化:明代以前的广锁,其端面呈圆形,锁身为圆柱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瑛姞;中国古代锁具文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2 刘敏;中国结艺术于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陆晓俊;吴文化特色古建筑装饰图案艺术探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谢玮;明清古锁的文化意蕴及其象征符号表达[D];扬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5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75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