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简牍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06:06
本论文对已发表的六综秦简牍文字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运用王国维“地上材料与地下材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从经学、文字学、书学等多种视角,综合研究了秦简牍书的重要意义,论证了秦系文字继承周金文的必然性,进一步澄清了篆隶关系,证明了秦简牍书与秦小篆同出一源,但在汉字演进过程中又具有截然不同的历史地位,分析了秦简牍书对汉隶的影响并论述了秦简牍书就是汉隶的前身。并详细举例分析了书写因素在文字演变中的重要作用。使书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文字学研究中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引言:论述选题意义,并综述秦简牍书文献资料。 第一章:梳理论证秦简牍书的源流。通过对秦简牍书之前的文字发展状况的概述,以及秦简牍书与西周文字传承关系的分析,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有着共同的渊源,都是对周金文的继承,,并不是只有秦国继承了周金文。而且秦国对周金文的继承,既不是因为地域原因,也不是因为政治原因和文化落后,外交封闭等原因,而是由文字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通过分析秦简牍书与秦小篆的关系,说明了秦简牍书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六综秦简牍文字资料,论述了秦简牍书的字体特征。从而得出秦简牍书一方面在结构上颇具篆意,另一方面在用笔上又具备了后世隶书的特点:出锋、方折用笔、扁横取势等。 第三章:论述书写因素对秦简牍书的影响,从书写材料、书写工具、书写姿势、用笔的动作、生理机能等客观因素出发,论证了文字演进的过程中,出了自身约定俗成的规律外,书写因素对字体演变的重要影响。 第四章:通过分析秦简牍书的字形结构对汉隶的影响,以及秦简牍书的笔势对汉隶笔势的影响,说明了秦简牍书与汉代隶书的直接嬗变关系,中间不经过任何环节,再次从文字学和书学的双重意义上证明了汉代隶书由秦简牍书演变而来。 附录1 论里耶秦简的书法美学意义:通过对里耶秦简的书写角度的分析,探讨其书法审美价值。 附录2 秦大事年表:纵向梳理秦自始国至亡国的大事记。 秦简牍文字编:全面整理目前发表的秦简牍书文字资料,共总结出近2000个单字字头,实际展示了秦简牍书的字体特征。
【学位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K877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节 秦简牍书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秦简牍书的文献综述
第一章 秦简牍书的源流
第一节 秦简牍书之前的文字发展概述
第二节 秦简牍书与西周文字的传承关系
第三节 秦简牍书与秦小篆的关系
第四节 秦简牍书与楚文字之比较
第二章 秦简牍书的字体特征
第一节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字体特征
第二节 其他五宗秦简的字体特征
第三章 书写因素对秦简牍书的影响
第一节 书写材料、工具对字体的影响
第二节 书写用笔对秦简牍书的影响
第四章 秦简牍书与汉代隶书的关系
第一节 秦简牍书的笔势对汉隶笔势的影响
第二节 秦简牍书的字形结构对汉隶的影响
附录1 论里耶秦简的书法审美价值
附录2 秦大事年表
附图1-21
秦简牍书文字编
参考书目举要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76006
【学位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K877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节 秦简牍书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秦简牍书的文献综述
第一章 秦简牍书的源流
第一节 秦简牍书之前的文字发展概述
第二节 秦简牍书与西周文字的传承关系
第三节 秦简牍书与秦小篆的关系
第四节 秦简牍书与楚文字之比较
第二章 秦简牍书的字体特征
第一节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字体特征
第二节 其他五宗秦简的字体特征
第三章 书写因素对秦简牍书的影响
第一节 书写材料、工具对字体的影响
第二节 书写用笔对秦简牍书的影响
第四章 秦简牍书与汉代隶书的关系
第一节 秦简牍书的笔势对汉隶笔势的影响
第二节 秦简牍书的字形结构对汉隶的影响
附录1 论里耶秦简的书法审美价值
附录2 秦大事年表
附图1-21
秦简牍书文字编
参考书目举要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鸿宁;;《古诗四帖》中表达的感情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楼兰;构件视角的秦简牍文和楚简帛文构形差异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龙仕平;《睡虎地秦墓竹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卉;汉代金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田忠进;里耶秦简隶校诠译与词语汇释[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6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76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