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08:18
旅游区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然而近年来对旅游区的过度开发、旅游人数的过度膨胀导致旅游环境明显恶化,已经引起了旅游者的严重不满,危及到旅游业的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选择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武陵源区作为典型研究区域,对其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武陵源区2007年的大气污染程度远重于十年前的大气空气质量状况;被监测的四个断面结果显示:各断面水质排序为武陵源区-中断面老磨湾断面水绕四门断面紫草潭断面;区内水体污染源主要为各宾馆酒楼、餐馆和居民住所。 武陵源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为优,大气污染总体上二氧化硫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区域内5条水系大部分河段水质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Ⅱ类标准,能够满足近期水域水质的要求。武陵源主要的旅游区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50dB[A]以下,但武陵源城区环境噪声总体处于轻度污染程度,主要是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武陵源环境质量整体评价得分为91分,达到了“优质”等级。影响武陵源区环境质量的指标主要是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 武陵源区的环境质量与生态旅游区建设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生态环境的防治,为该区生态旅游区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重点加大对索溪峪和金鞭溪干流流域的治理及对污染的防治工作,全面提高武陵源区水环境质量;采取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等措施“让人民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全面落实声环境的功能区划,加强噪声环境的整治和管理,创造一个清新、宁静、舒适的环境;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等,做好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工作。
【学位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59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生态环境概述
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3 旅游生态环境的评价
3.1 国外研究进展
3.2 国内研究进展
第二章 武陵源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1 自然环境概况
1.2 社会经济条件
2.1.1 大气质量监测结果
2.1.2 影响大气质量的原因分析
2.2 水环境质量调查
2.2.1 水质监测结果
2.2.2 影响水质的原因分析
2.2.3 研究区污染源调查
3.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3.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3.1.2 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
3.1.3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3.2 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
3.2.1 评价参数和评价标准
3.2.2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3.2.3 水质评价结果
3.3 声学环境质量评价
3.3.1 评价标准
3.3.2 声学环境现状监测
3.3.3 评价结果
3.4 生物资源评价
3.5 固体废弃物
第三章 旅游对武陵源区的环境影响评价
1 评价原则
1.1 系统性
1.2 层次性
1.3 指标因素的可测度性
1.4 具体性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 旅游对生态环境综合影响评价
3.1 评价模型
3.2 评价分等标准
3.3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第四章 武陵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 水污染防治措施
2 大气环境防治措施
2.1 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2.2 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
2.3 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控制
2.4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防止扬尘污染
2.5 加强景区环境空气的保护
3 噪声环境防治对策
3.1 全面落实声环境功能区划
3.2 加强交通噪声的整治
3.3 社会生活噪声的整治
3.4 噪声源控制
3.5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噪声源的控制
4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
4.1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
4.2 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
4.3 农业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
第五章 结论
1 生态环境现状
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3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76149
【学位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59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生态环境概述
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3 旅游生态环境的评价
3.1 国外研究进展
3.2 国内研究进展
第二章 武陵源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1 自然环境概况
1.2 社会经济条件
2.1.1 大气质量监测结果
2.1.2 影响大气质量的原因分析
2.2 水环境质量调查
2.2.1 水质监测结果
2.2.2 影响水质的原因分析
2.2.3 研究区污染源调查
3.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3.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3.1.2 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
3.1.3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3.2 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
3.2.1 评价参数和评价标准
3.2.2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3.2.3 水质评价结果
3.3 声学环境质量评价
3.3.1 评价标准
3.3.2 声学环境现状监测
3.3.3 评价结果
3.4 生物资源评价
3.5 固体废弃物
第三章 旅游对武陵源区的环境影响评价
1 评价原则
1.1 系统性
1.2 层次性
1.3 指标因素的可测度性
1.4 具体性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 旅游对生态环境综合影响评价
3.1 评价模型
3.2 评价分等标准
3.3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第四章 武陵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 水污染防治措施
2 大气环境防治措施
2.1 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2.2 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
2.3 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控制
2.4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防止扬尘污染
2.5 加强景区环境空气的保护
3 噪声环境防治对策
3.1 全面落实声环境功能区划
3.2 加强交通噪声的整治
3.3 社会生活噪声的整治
3.4 噪声源控制
3.5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噪声源的控制
4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
4.1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
4.2 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
4.3 农业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
第五章 结论
1 生态环境现状
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3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碧兰;;武夷山市空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2876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7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