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丰宁生态旅游经济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15:10
   中国地域广阔,广大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许多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性开发,因而这些地区正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难以兼顾的尴尬境地,而对于某些生态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正是其脱贫致富的最佳选择。 自20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传入中国之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学术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生态旅游以自然风光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基础,既要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的需要,又要使旅游者在旅游中得到环保教育和促进其环保意识的提高;不仅要为旅游地获得经济发展,同时又能使旅游地获得生态效益。生态旅游是立足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旅游体系,是在保证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的一种更为积极的旅游消费方式。 本文以丰宁满族自治县作为研究生态旅游发展的典型案例并从带动该县域脱贫致富的角度来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地处北京西北部的丰宁满族自治县自古就是首都的北大门,是守卫北京的天然绿色屏障。保证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北京顺利承办2008年的必要保证,因而尽管当地矿产丰富,但国家一直对其执行限制开采的政策。而当地的商贸又不发达,在这种没有工业和商业的支撑的情况下,发展以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业经济,进而解决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就成为了当地政府目前的紧要任务。 本文试图针对生态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进行深入分析,从丰宁满族自治县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入手,参照当地政府提供的相关文献研究资料,利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在深入调查当地旅游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区域空间分析和层次分析方法,力求为当地的生态旅游发展寻找合理的经济理论依据,进而为当地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政策建议。 本文从丰宁满族自治县的宏观历史背景入手,阐述了丰宁县生态旅游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指出了丰宁县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劣条件;分析了丰宁县与周边区域进行竞争性合作的重要性;明确提出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两个不同的类型,并分别展开论述;最后从项目规划、新产品研发、社区参与、政府管理等多个角度为丰宁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
【学位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旅游产业,竞争力,景观,生态旅游资源


图3一1: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要素对于丰宁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相关要素分析如下:第一,从生态旅游资源要素的角度来讲,丰宁县资源要素十分丰富。从传统的基本属性的观点来划分,可将这些旅游资源要素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中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其他自然景观等,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迹类景观、古建筑类景观、古代陵墓类景观、城镇类景观、宗教文化景观、社会风情类景观等。具体的生态旅游资源要素可见下表3一2所示:表3一1:丰宁满族自治县旅游资源分类表类类类类基本类型型单体旅游资源源自自自地地典型地质构造造燕山大峡谷、白云古洞、喇嘛山山

旅游产业,丰宁,承德,丰宁县


待取得初步成效后,逐步扩大合作领域,进而扩大到整个区域〔州。丰宁县和承德市的两级政府可以联手加强宣传合作力度,两地的相关旅游企业可以共同打造综合旅游线路,进而为承德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争取到更多的客源市场份额。丰宁县与承德市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的联动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育倩;张峰;;河北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2 马育倩;张峰;;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3 王波;牛亚菲;;京郊民俗旅游村深度开发的思考——以密云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冯丹;苏小燕;;对满族民俗旅游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5 韩静;戚晶;;体验视角下的满族饮食文化旅游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贾亚男;西部大开发与重庆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程支中;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付学坤;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79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79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b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