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市旅游竞争优势探讨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3、青岛城市旅游竟争力的现状分析青岛是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8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同时也是全国两个“中国品牌之都”城市之一,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和中国十佳商务城市,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①,荣获2005年“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第一名,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的“帆船之都”。青岛市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7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30公里,占山东省岸线的1/4。海岸曲折,呷湾相间(见图3.1),和烟台、威海一起,构成了黄金海岸旅游线。
年份国内游客(万人次)年增长旅游收入(亿元)年增长入境游客(人次)年增长外汇收入(万美元)年增长旅游总收入年增长ll4.4.914514.10.8241547,6971592452498407824079158199810】3.585.36().5912.1】.4:92石231717刀】999113111.671.61869.0881.12《兀旧1285.5713.6788,723.924.51佣.511835.252加l】519.1318.252-9O凡︸,矛J‘Ut了.傀nj︸-,‘-l853-255914.43.5230-82加217952(X)31654.572《洲抖2157.442(X)52449.032《兀巧280118.2102.816130.622729.2巧0.52121.9183.78222.5921引.044.3256.6823.4281.7926.624.930.8325.226.7资料来源:青岛旅游政务网,
青岛市的海外客源①以商务游客为主,在青投资企业最多的韩国和日本位居客源国之首,其次是港澳地区和台湾地区,这四个国家地区的游客量占游客总数的比例依次是 31.9%,29.5%,10.9%和7.7%(见图3.6),是青岛市的一级客源市场,美国、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德国、马来西亚等是青岛市的二级客源市场,前三者分别占到游客总数的3.27%,2.11%,1.73%,其它欧美国家和澳大利亚等一些亚洲国家是青岛市的三级客源市场,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排在三级客源市场的前四位。图3.6去幻5年,岛城市旅游海外游客结构图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勤慧;;城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比较研究[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3年04期
2 万红燕;;城市旅游品牌问题研究——以提升南昌旅游业竞争力为例[J];企业经济;2008年09期
3 曹诗图;杨万娟;;“长江文明之心”定位与武汉城市旅游活力增长的探讨[J];长江技术经济;2019年01期
4 蔡瑞;;城市旅游的摄影透视[J];传媒论坛;2019年10期
5 李茜君;;浅议吉祥物对城市旅游的影响及推动[J];大众文艺;2017年23期
6 龚雯莉;涂波;;地方城市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对策探讨[J];美术大观;2017年12期
7 王昕兵;;文化对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评《文化符号与城市旅游品牌管理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01期
8 刘嘉毅;陈玉萍;;江苏城市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10期
9 孙晓燕;;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年04期
10 邱晓星;史璟;;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品牌建设研究[J];绿色科技;2018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喆;城市旅游竞争的过程、动力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2 李瑶亭;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伍向阳;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4 金准;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对城市旅游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5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郑娜莎;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孙萍;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态建设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王旭科;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金丽;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李拉扬;“旅游凝视”视角下的城市研究:从城市性到城市景观[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光溥;青岛市城市旅游竞争优势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仇月普;基于休闲文化的城市旅游品牌塑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3 苑泓丽;空间文化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城市旅游发展论析[D];山东大学;2019年
4 路瑶;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5 相丹丹;《城市旅游》(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
6 任焕丽;城市旅游化测度、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及仿真[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7 王梦飞;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网络结构特征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8 李潇燃;敦煌城市旅游吉祥物形象设计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9 来康圣;有关城市旅游导引体系的交互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
10 龙云;省会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关联特征及其形成机理[D];湘潭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1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81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