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从人类学视角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发布时间:2021-01-06 21:5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上,相对于国外较成熟完善的研究体系,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人类学的研究规范和方法论模式。文章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内容与方向,从目的地社会、游客与客源地、民族文化认同、舞台原真性、利益相关者这几个方面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要点,同时结合国外的研究案例对我国非物质论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深入剖析,明确文化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以及促进人类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维护人类文化遗产和族群的多样性的人类学目标。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符号
    1. 目的地社会、游客与客源地
    2. 民族文化认同
    3. 舞台原真性
    4. 利益相关者
三、人类学学科的理论工具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遗”后艺术民族志书写及其社会想象[J]. 周园,杨秋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2]全球化场域的旅游与民族文化认同[J]. 杨骏,马耀峰.  甘肃社会科学. 2017(01)
[3]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张絮.  大众文艺. 2016(02)
[4]遗产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心理学探析——以武夷山为例[J]. 刘少艾.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04)
[5]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J]. 吴其付.  贵州民族研究. 2009(01)



本文编号:2961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61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e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